第C3版:生活常州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奋进新征程 创新再出发!

  高新区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2月19日,常州国家高新区召开“开启新征程,创新再出发”创新发展大会,第一时间落实全市创新发展大会精神。常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斌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创新。“十四五”时期,常州高新区将把“创智新高地”作为发展的重要定位,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把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周斌表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常州高新区更应着眼“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要掀起创新的澎湃热潮,主攻方向更加聚焦,发力重点更加精准;要凝聚创新的最强合力,全力落实各级创新扶持政策。

  常州高新区将围绕创新提升产业辨识度、打造产业新地标。加速“两化融合”、技术创新,激励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围绕能源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两特三新”主导产业,全力冲刺“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目标,引进一批规模影响大、行业黏性强的“链主”企业,以系统化思维推动招商引资从“零散点状”向“系统链状”转变。加大招商稳商、引资引才力度,积极培育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新兴产业,力争若干前沿技术项目在高新区率先产业化。

  将围绕创新壮大企业主力军、打造发展顶梁柱。实施新一轮“十百千”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快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集团军”,制定特色政策,形成多层次、雁阵式的发展梯队。

  在重大项目推进方面,今年,常州高新区将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年”活动,全年引进优质项目120个,其中,总投资超10亿美元或100亿元项目1个、总投资超5亿美元或50亿元项目2个、总投资超3亿美元或30亿元项目3个,确保“十四五”高起点开局、高水平起步。

  谢佳妮 李梦雅 刘国庆

  钟楼区

  以“三聚”加快创新发展

  昨天,常州市钟楼区召开全区创新发展大会,全面落实常州市委、市政府创新发展大会上的各项决策部署。2020年,钟楼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9%,增幅列全市第一;规模工业产值增长6.9%,全部工业开票销售增幅列全市第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钟楼区委书记沈东表示,2021年,钟楼将聚焦创新、聚焦发展、聚力改革,坚持以“三聚”激发经济发展创新活力。

  据了解,已经发布的钟楼区《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对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奖励;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5万元的奖励;对再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奖励。

  加大双创载体建设力度,对当年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认定的双创载体,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奖励。鼓励建设高质量研发机构,当年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分别奖励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当年新认定的企业联合创新中心给予20万元奖励、省级院士工作站给予100万元奖励。

  鼓励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金融支持、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成本,全面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所得税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175%税前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张敏

  武进区

  奋力争当全市智造名城主引擎

  2月19日,武进区第一时间发布关于科技创新能级跃升、推进智造名城主引擎建设、机器人产业链卓越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链跃升发展四个方面实施意见,计划通过三年的努力,走在创新发展最前列。

  “创新发展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武进作为全市最重要的板块,也是创新资源最密集的辖区,必须责无旁贷地走在创新发展的最前列。”常州市副市长、武进区委书记李林明确。

  回顾2020,武进高举创新大旗,瞄准“第一”“唯一”,在创新发展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区在“双招双引”、科技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获得了近60个省级以上“第一”或进入“第一方阵”,有近20项省级以上的“唯一”。

  “一流的创新离不开一流的生态,我们将紧扣创新主体的所需所盼,多措并举、协同发力,着力打造更加开放包容、近悦远来的创新生态。”李林强调,未来,武进将引入更丰富的金融活水,推出更精准的支持政策,借助更强劲的“外部大脑”,打造更优越的配套环境。

  “始终保持争‘第一’、创‘唯一’的奋斗激情,对已获得的‘第一’‘唯一’,要全力以赴确保继续领先;对更多领域有望实现的,要加倍努力争取突破;对暂时落后的短板弱项,要千方百计往前追,奋力争当‘全市智造名城主引擎、全省现代化建设排头兵’。”李林说。武宣 刘国庆

  高新区发布

  科技创新

  “1+7+4”组合政策

  在2月19日举行的常州国家高新区创新发展大会上,高新区打出“组合拳”,发布了科技创新“1+7+4”组合政策。

  “1”——《常州高新区企业科技创新积分管理实施办法》

  常州高新区2020年获批全国首批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试点高新区(首批共有13家国家高新区),通过试点实施企业科技创新积分制,探索科技体制改革和“可复制推广”新经验。

  该办法主要形成“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管理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科技创新环境能力”等五个主要大类、总计121个具体评价指标,分值与区级政策奖励、上级科技创新项目资助额度挂钩。

  “7”——《常州高新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

  常州高新区充分利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释放的政策红利,加强与国家、省、市相关政策的统筹衔接,政策内容涵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业孵化载体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科技服务业发展、标准质量品牌及知识产权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创新政策供给,有效发挥对创新主体、各类创新活动的激励作用。

  一是围绕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对科技创业载体培育高企最高奖励50万元;迁入区内的高企,给予奖励10万元。二是明确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标准,经认定分别给予10万元、200万元奖励。三是对企业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给予25%配套支持;对新建的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给予200万元奖励。四是对建设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最高给予200万元设备补助。五是对企业与知名高校院所新建的联合实验室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六是对科技服务机构销售规模上台阶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七是按国家知识产权局全面取消各级专利申请阶段资助的要求,将发明专利事前资助改为授权后给予最高1.5万元资助。

  “4”——《常州高新区加快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意见》

  结合区“1+3+X”创新集聚区布局,该意见聚焦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生命健康、集成电路、能源互联与智能感知等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领域,涵盖4项产业创新政策,明确全区产业集聚的重点园区板块、重点任务,提出支持政策,同时通过建立产业发展专班、建立产业企业库、 “借外脑”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谢佳妮 李梦雅 刘国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