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1年2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没有情节的菜谱
看起来一点也不香
  《川菜》
  [英]扶霞·邓洛普 著 何雨珈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0年12月

  □思郁

  2018年的时候,我曾在这个专栏里推荐过一本书叫《鱼翅与花椒》。那本书的作者是扶霞·邓洛普,一位英国人,但是喜欢中国美食,上个世纪90年代,她在四川留学的时候,喜欢上了川菜。回到英国之后,她成了中国美食的宣传大使。如果你留心的话,她还在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中露过面,操着一口地道的川普,在成都的大街小巷里穿行自如,各种苍蝇馆子,街道市场,随手拈来,如数家珍。

  扶霞是真的喜欢中国的美食,尤其是川菜,因为喜欢,她还写了一本菜谱叫《川菜》。有外国友人吹捧中国美食,我们一向是欢迎的。但是,外国人写中国的菜谱,这个多少让人有点怀疑。有多少中国的美食家,浸淫厨艺数十载,还不敢轻易写菜谱,一个外国人怎么敢写?这个说起来还跟扶霞的经历有关,上个世纪90年代,扶霞在四川大学留学,对川菜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她正式地拜师学艺,去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川菜的烹饪技术。从此之后,她一直在钻研和学习川菜。就算回到了英国,她也保持了一个中国厨师的好习惯,她把家里布置成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厨房,菜刀、菜墩、炒锅、蒸笼、抽油烟机,一样都没少,她甚至在厨房里还摆放了一个灶王爷。她的硕士论文是研究川菜的,她写了六本书都是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就算如此,在《川菜》的序言里,扶霞还很谦虚地说,她是个业余爱好者,但是,“我可以保证的是,所有的菜谱我都在自己家里试验过,称量和记录每一种配料,每一克,每一勺都力求精准,并且尽己所能进行了优化”。

  在《鱼翅与花椒》中,扶霞提到现在的英国百分之六十五的家庭都有一口中华炒锅,中国菜甚至超越了印度菜,成为全英国最爱的“民族菜”。所以,有这样一本中国的菜谱是恰逢其时。但说是菜谱,这本书比菜谱详尽多了。大概是看了很多西方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误解,比如所谓的左宗棠鸡这种不伦不类的饮食,扶霞在《川菜》里用了大量的篇幅详细介绍了川菜的历史、烹饪的风格、调味的艺术。这本书详细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她写到了四川人的厨房,像如何养刀,如何开锅和养锅,这些不起眼的地方都有详细的教程。至于涉及的菜谱,从凉菜、肉菜、豆腐、蔬菜、汤羹、小吃、火锅、泡菜等等,涵盖非常全面,几乎所有常见的川菜,都有详细的教程。

  这当然只是一方面,扶霞写作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写一份简单的菜谱,我更喜欢的是每道菜背后的故事,看到扶霞在书中说,第一版中某些菜谱里写到的老成都的日常生活,现在几乎消失殆尽。读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是怅然若失。没想到,一本菜谱竟然能为老成都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记录。这本菜谱真的好看,因为随便翻开一页,一道菜的背后都是故事,还有很多让人遐想的苍蝇馆子。比如在“糖醋里脊”这道菜的旁页,提到了扶霞当年在成都最爱的餐馆竹园,竹园的招牌菜之一就是糖醋里脊,“炸得嫩嫩的猪肉挂着色深味浓的酱料,西方也有同名的中国菜,但看上去就像人工合成的零食,和竹园的一对比,真是被甩出去几百条街”。

  在“干煸鸡”这道菜的旁页,扶霞写到她学生时代的那个老成都,在其中的一条街上,有人在摆着麻将局,有人在阳光下晾晒菜叶,准备冬天的腌菜,旁边一家小餐馆,临街开放,摆着几张桌子,“在店铺后面小小的厨房里,主厨张国彬正忙着制作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而店主李琦则负责迎来送往,招呼客人。我能为你介绍包括这道美味干煸鸡在内的几个菜谱,还要感谢李先生和张大厨”。

  读到这样充满温情段落的时候,我都忘记了这是一本专门介绍川菜的菜谱。这也许就是这本菜谱最与众不同之处,每道菜的背后都有扶霞独特的记忆,每道菜的背后都是一个美好的与美食邂逅的故事,那是属于她的一份难得的回忆,也是关于老成都市井生活最美好的一份记录。

  ■好书试读

  我出生时,尚没有词语定义我这样的存在。他们叫我宁芙,以为我与我母亲、七姑八姨,以及成千上万个姐妹没什么两样。作为次等女神中最无足轻重的那一类,我们的神力是那么微弱,就连保我们永生都费力。我们与鱼交谈,滋养花朵,从云层中呼雨露,自海浪中唤盐霜。宁芙这个词,将我们的未来尽数铺开。在我们的话语中,它不仅意味着女神,更意味着新娘。

  我母亲就是她们中的一员,一个那伊阿得斯,泉水与溪流的守卫者。当我父亲去她父亲俄刻阿诺斯的神殿拜访时,她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段日子,赫利俄斯和俄刻阿诺斯经常走动。他们是兄弟,年龄相仿,虽然看上去并非如此——我父亲像刚刚锻造出炉的铜器一样,周身散发着光芒;而俄刻阿诺斯自出生起就双眼黏湿,花白胡子直垂到膝。

  《喀耳刻》 [美]马德琳·米勒

  中信出版集团

  

  我们今天聊一聊《心是孤独的猎手》,美国作家麦卡勒斯十九岁开始构思、二十三岁时写出来的作品。麦卡勒斯原来也想学钢琴,上音乐学院,但她最后选择了写作。她的好几本小说,写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孤独。

  “镇上有两个哑巴,他们总是在一起。每天清早,他们从住所出来,手挽手地走在去上班的路上。”这是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开头的第一句话。两个哑巴,走在街上,他们去上班:走在前面的那个哑巴叫安东尼帕罗斯,是个胖子,在果品店工作,经常把一点糖果、香肠带回家;走在后面的那个哑巴叫辛格,在珠宝店工作,银器雕刻工,很安静的一份工作。两个哑巴没什么朋友,他们住在一起,白天工作,晚上弄点儿吃的,就这样过了十年。

  《文学体验三十讲》 苗炜

  湖南文艺出版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