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迁全市上下始终以新发展理念领航开路,用高质量发展标定方向,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创新为上,牢牢抓住“牛鼻子”工作,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决战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杨亦文
用“绣花”功夫
做好扶贫助困工作
泗阳县临河镇杨集居委会的朱红梅家庭,本来生活还算富足。2018年,朱红梅查出恶性肿瘤,丈夫要陪护,家里断了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陷入困境。民政部门发现后,及时介入,第一时间给予3000元临时救助,经审核后及时纳入低保,并给予医疗救助。各项综合救助措施的有效衔接,让这个家庭逐步恢复元气。
2020年以来,宿迁全市共向19178名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支出救助金1465.91万元。
低保家庭、农村“五保”、孤儿等困难群体,既是兜底保障对象,也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保障他们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既是工作要求,也体现社会温度。宿迁重点抓实抓细兜底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政策、对象、标准、管理“四项衔接”,拓展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标准、加大保障力度,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
2020年以来,宿迁市城乡低保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610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24%、56%,目前全市共纳入保障15.65万人,今年前三季度发放低保金6.67亿元。农村“五保”老人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城市“三无”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8700元、7400元、14000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43%、48%、40%,目前全市有1.8万人纳入保障,今年以来发放保障金1.06亿元。
为了践行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庄严承诺,“十三五”以来,宿迁全市上下依托国家级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落实脱贫政策,用“绣花”功夫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全市62.9万名低收入人口年均收入达到11051元,18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村均集体收入达到41万元,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约1倍和6倍,全部实现稳定脱贫达标;3个省级帮扶重点县全部出列,3个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变,全市脱贫攻坚核心任务圆满完成。
科学布局规划
不断加大学位供给力度
“我要做医生,消灭病毒。”“长大我要做飞行员,开飞机。”“我要成为一名画家。”……走进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太湖路校区,心愿墙上一张张写着学生们理想的卡片格外醒目。
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太湖路校区是宿迁市今年新投入使用的学校之一,占地面积90亩,校舍面积5.2万平方米,可容纳96个教学班,总投入约3.6亿元,和南师附中宿迁分校主校区一体化办学,实现师资共享、课程共融、教学共研、活动共创。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太湖路校区校长秦二彬说:“我们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打造一所高品质、高质量、精品化、有特色的学校。”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2020年,中心城区建成南师附中宿迁分校太湖路校区等19所学校,共招生14129名,有效满足了市民对教育资源的需求。
针对近年来学生数量快速增加、教育资源日益紧张的问题,宿迁市科学谋划教育布局,加快推进学校建设。2018-2020年全市83所学校建设计划,截至2020年秋季开学,已建成学校60所,新增学位9万余个。“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建成投入使用学校110所,提供学位13.24万个,有效缓解学校周边适龄学生的就学压力。
根据全市高中资源状况和未来三年高中生源增长情况,结合实际,编制2020-2022年普通高中建设计划,三年拟规划新建高中11所,改扩建高中8所,盘活资源新举办高中4所。上述计划实施到位后,可以满足未来3年普通高中高一生源增加的学位需求。
学前教育普惠率大幅提升。全市现有成型幼儿园507所,截至目前,宿迁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39%。加快普通高中品质提升,目前宿迁全市累计创成三星级以上高中22所,占比达78.57%,其中省四星级重点高中11所;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和一本达线率逐年提高,一本率三年提升近10个百分点,清华北大总计录取65人。尤其是2020年高考,全市400分以上高分段达213人,一本率达24.2%。
聚力产业培育
全力推动产业链条发展
博创智新,迁启未来。12月8日上午,江苏博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鸣锣开市。随着博迁新材料的成功上市,宿迁已有各类挂牌上市企业194家,其中,洋河股份、博迁新材料等6家企业在A股上市,另有两家企业通过上市审核会议,即将登陆A股。
资本市场“宿迁方阵”正在快速形成,宿迁招引大项目的热情始终昂扬。今年1-10月,全市新开工项目367个,计划总投资1625.4亿元,同比增长30.8%;新竣工项目305个,完成投资1047.1亿元,同比增长71.6%。恒力时尚产业园、国望高科、天合光能、龙恒新能源、逸达新材料、斯迪克新材料等6个百亿级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宿迁凝心聚力,抢抓机遇,全市工业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2436亿元,增长5.1%;规模工业增加值769.3亿元,增长7.7%;全部工业用电量137.5亿千瓦时,增长11%;全部工业开票销售2767.7亿元,增长15.2%,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工业总量已达苏北中游水平。今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等多项指标增幅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据统计,在宿迁,机电装备、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绿色家居、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全市主导产业占比达到85.9%,在一批重大项目和优质企业的带动下,光伏新能源、高端纺织、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逐步成长为该市特色优势产业。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1户增加到4户,超5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户增加到8户,超10亿元企业由2015年的32户增加到50户。
近期,该市围绕主导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X个先导产业的“6+3+X”产业体系,重点培育化学纤维、激光装备、智能家电、酿造(酒)、绿色建材、膜材料、大数据+等20条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20条产业链实现产值预计达到7000亿元,形成千亿级产业链2条、五百亿级产业链3条、百亿级产业链15条。
宿迁要求,每条产业链明确由两名市级领导联系挂钩,由一个市直部门牵头。全市共有27位市领导挂钩联系20条产业链,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住建局7个市直部门牵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每条产业链成立培育专班,由牵头部门主要领导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和重点地区按照职能分工协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