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新街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一块蒸儿糕背后的50年
三代人传承这份南京味道
  老顾客来买蒸儿糕,圈中图为口味不同的蒸儿糕
  刘国萍

  冬日放学后,三五成群围在巷口的小吃摊,伴随着升腾的热气,芝麻糖馅的蒸儿糕递到手里,趁热咬上一口,香甜萦绕在舌尖,是许多老南京难忘的童年记忆。时间流逝让许多东西只能存于脑海,但在南京秦淮区棉鞋营南巷,还保留着一个传统的蒸儿糕摊,上述场景每天仍在上演。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白雪银 文/摄

  一块蒸儿糕,三代人的传承

  摊主名叫刘国萍,2008年,她从母亲手里接手了这个蒸儿糕摊。“蒸儿糕最初叫儿糕,是贫困年代给刚断奶的小孩吃的,纯米粉做的,对胃好还顶饱,后来才变成南京的街头小吃。”刘国萍说,上世纪70年代,为了贴补家用,外婆就走街串巷卖蒸儿糕,“她挑着扁担,一头放米粉一头放蒸锅,靠卖蒸儿糕养活了7个孩子。”

  外婆年迈后,刘国萍的母亲继承了这份手艺,而刘国萍就是吃着蒸儿糕长大的。“后来我下岗了,外婆和妈妈就鼓励我学做蒸儿糕,说这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门手艺,养活自己是没问题的。”于是,刘国萍开始接手蒸儿糕摊,并把摊位固定在棉鞋营南巷的自家房屋前,一干就是十二年。

  五点起床磨米粉,六点出摊,十点收摊回家准备馅料,下午两点再出摊,一直到六点半,除了春节期间,刘国萍几乎天天如此。“刚开始很不适应,每天手脚酸疼,冬天手上还生冻疮,后来一天不干,反而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刘国萍说,坚持出摊还有一个原因,南京的蒸儿糕摊越来越少了,“要是哪天偷懒没出摊,顾客来了看到没人在,会误以为不干了,免不了要失望。”

  创新开发多种口味,原料、器具坚持天然

  刚接手摊位时,刘国萍的生意并不是很好,来买蒸儿糕的多是街坊邻居,收入勉强维持生计。“毕竟这里背街背巷,很多人不知道还有个蒸儿糕摊,慢慢口碑做起来了,生意才有好转。”刘国萍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不少美食爱好者在网上看到推荐后,专门跑来打卡。

  在刘国萍看来,要想让传统小吃更受欢迎,创新必不可少。口味上的探索是她近些年一直在做的事,“最传统的蒸儿糕只有芝麻糖馅的,我就摸索着尝试做其他口味,满足不同人的喜好。”如今,刘国萍常卖的已有七种口味,红豆、香橙、燕麦红糖最受欢迎。

  口味一直在创新,但做蒸糕的器具和原料,刘国萍一直坚持天然,即使是做香橙馅的橙子,她也一直选应季的,“大米用的就是我自家吃的米,馅料也是我亲手做的,这种自然的香味最好。”刘国萍说,蒸糕用的纯木模具,是妈妈当年找老师傅定制的,就连舀米粉用的还是天然河蚌壳。

  对传统的坚持,也是对过往的惦念

  晚上六点半,家住玄武区的周先生骑着电动车,带着儿子来买蒸儿糕。“原来我家住这附近,从小就爱吃蒸儿糕,现在每次路过附近,都拐到巷子里买几个回去。”周先生感叹,如今像这样的蒸儿糕摊越来越少,希望刘国萍能一直做下去。

  刘国萍说,像周先生这样的顾客还有很多,“有个老顾客去美国定居了,过年回国还买了好多,说回去冷冻起来慢慢吃。”最忙的时候,刘国萍一天能卖七八百个,但蒸锅一次只能做一个,“我看外地也有类似的蒸糕,用改良过的蒸锅,一次可以蒸八九个。”不过刘国萍觉得还是传统的做法好,批量生产的东西容易让品质下降。

  也正是如此,刘国萍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分店。“还有人建议我和食品厂合作,但我总觉得,大家喜欢的就是蒸儿糕的原味,还是用老手艺用心做,才能保留过去的感觉。”刘国萍说,她也愿意把手艺传给年轻人,但前提是要有灵性,并且真心喜爱传统美食。

  如今独自守着蒸儿糕摊,对刘国萍而言也是一份对过去的惦念,“外婆去世前两年,因为生病胃口不好,吃得下去的就是我做的蒸儿糕。”

  刘国萍家中的院子里,至今仍留着外婆当年磨米粉用的石磨,而家门口的蒸儿糕摊和小巷子,也一如二十年前的模样。落日西斜,巷口人流变多,邻居家飘来饭香,一切好像都没有改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