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哲学从来都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对个人生活的高度提炼。什么是存在?我们的认知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作者从这三个问题入手,即形而上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角度,梳理了从苏格拉底到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历程。
作者简介
詹姆斯· 加维
哲学学者,伦敦大学学院哲学博士,《哲学家杂志》编辑,常年致力于撰写哲学通识读物。
杰里米· 斯坦格鲁姆
英国作家,《哲学家杂志》的编辑和创办者之一。
伊壁鸠鲁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生于萨摩斯,这是一个古希腊的殖民地,也恰巧是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的故乡。史书中关于伊壁鸠鲁早年的记载非常不完整,根据哲学家塞克斯图斯·恩丕里柯的记录,伊壁鸠鲁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被哲学深深吸引,原因是有一次他在课上提出了关于赫西奥德天体演化论的问题,但他的老师并不能给出令他满意的回答。相传他的哲学老师是潘费拉(Pamphilus)和瑙西芬尼(Nausiphanes),这位瑙西芬尼被他戏称为“软体动物”。但正是这个“软体动物”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介绍给了伊壁鸠鲁,而原子论也因此成为了伊壁鸠鲁哲学世界观中的基石。
伊壁鸠鲁最初在米蒂利尼教书,随后被迫搬往兰普萨库斯,他在那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然而,要等到他于公元前306年在雅典成立花园学园以后,伊壁鸠鲁主义才正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哲学流派。“花园”学园,顾名思义,是一座建立在花园里的学校,而这个小花园正好坐落于相互敌对的斯多葛学派和柏拉图学园之间。据古罗马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内加(Seneca)记载,花园学园的大门上刻有如下铭文:
陌路人啊,你若于此地稍作停留,必会受益匪浅。在这里,至高的善便是享乐,善良的看护人会为你准备一切,赐予你丰足的面包和甘泉。这样的款待可还令你满意?此花园存在的意义不是刺激欲望,而是满足。
据说伊壁鸠鲁始终忠于他门口的铭文,款待着所有来客,甚至包括女人和奴隶,这在当时的世界足以令人愕然。虽然伊壁鸠鲁学园强调人与人间的友情和亲密性,但是学园中的等级制度却是极为森严的。伊壁鸠鲁当然是处在最高点的那个人,他主宰着学园中的一切。塞内加记录道:“这个知名团体中所说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一个人(伊壁鸠鲁)的全权控制、指导和监管下。”
伊壁鸠鲁主义是一种极具传教性质的哲学。凡是加入该学派的“信徒”都必须先对伊壁鸠鲁学说的核心纲领宣誓以表忠心,所有的“信徒”们都有不断传播伊壁鸠鲁学说的义务。伊壁鸠鲁本人也极力倡导他的学徒们在家中宣讲该学派的理论,并通过私人关系向外普及伊壁鸠鲁的主张。这样具有攻击性的传播方式被视作是哲学的真理,学徒们受到伊壁鸠鲁的训导,发誓永不停止对学派理论的颂扬和推广。研究伊壁鸠鲁主义的学者诺曼·德威特(Norman DeWitt)认为,正是因为这种类似宗教般强势的传播性使伊壁鸠鲁主义很快地建立起了自己的群众基础。它不同于其他的所谓正规的哲学学园和体制,更容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其他哲学理论很难打动绝大多数人,而伊壁鸠鲁学派则相反,一时间,在五湖四海的大街小巷中,伊壁鸠鲁主义者比比皆是。
从很多层面上来说,伊壁鸠鲁主义在当时已然成为了一种主流宗教,而伊壁鸠鲁本人也被捧到了类似救世主的位置。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曾爆料:伊壁鸠鲁主义者会把伊壁鸠鲁当做神一样放进他们的油画中,还会将他刻在杯子和戒指上。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伊壁鸠鲁主义的主要学说被传承了几百年都几乎没有过任何改变。学者们普遍认为,古罗马诗人、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的著名哲学长诗《物性论》(The Nature of Things)是对伊壁鸠鲁思想奥义的权威概述,而有趣的是,这篇著作却是在伊壁鸠鲁去世两百多年后才完成的。
伊壁鸠鲁可以说是一位应用哲学家(applied philosopher),因为他主要想解决的问题都和人们的实际诉求相关。在他生活的时代,迷信和恐惧阻挠着人们抵达幸福的彼岸,而伊壁鸠鲁的目标就是告诉人们如何通过理性思考来消除心中的恐惧。伊壁鸠鲁主义对应用和实践的强调,可以被看作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宏大理论的回击,这也是希腊化时期哲学的整体反击的一部分。这仿佛使哲学回到了苏格拉底时代,因为苏氏的追求之一就是解决我们应当如何去生活的实际问题。而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的区别在于,伊氏对待这个问题是从更为个人的角度出发的,他认为哲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自我走向毫无纷争的内心宁静状态。
我们在上一节中介绍过的犬儒学派、斯多葛学派和怀疑论学派也提到过类似的关于平静内心的观点。从表面上看,将哲学这整个学科的目的看作是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着实有些荒诞。也许这是因为当你读到这里,已经默认哲学是一种不停追求真理的学科。这样的一门学科怎么可能引领我们走向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