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雪飘过,气温骤降。一年中最冷的日子要来了,各种“花式取暖”开始重出江湖。暖宝宝、热水袋、电热宝、暖手蛋、暖手垫、暖手枕、电热毯……这些保暖神器,你一定不陌生,但你了解它们正确的打开方式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专家们提醒市民,“花式取暖”需谨慎,尤其是孕产妇、老人及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
通讯员 崔玉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安莹
暖宝宝
热水袋
畅销指数:★★★★★
每年入冬后,暖宝宝就成了畅销商品。暖宝宝里含有铁粉、木粉、活性炭、食盐、水等合成的聚合物,可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发生放热反应,外层有胶,即撕即贴。由于比较方便,受到很多人的青睐。对于孕妇而言,能用“暖宝宝”吗?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妇产科护士长顾晓霞说,暖宝宝并非每个人都适用,尤其是孕妇应尽量避免使用,因为胎儿对温度极为敏感,高温会造成胎儿发育畸形或导致流产。尤其是怀孕头3个月这个最容易流产的时期,如果孕妇给腹部加热,导致胎儿的生长环境过于高温,对胎儿是比较危险的。其他普通人群用暖宝宝,一定不能贴在皮肤上,要隔着衣服贴,建议最多贴3-4小时,若皮肤有泛红不适立即取下。
热水袋
畅销指数:★★★★
热水袋作为传统取暖产品,一直备受中老年人青睐。现在热水袋花样繁多,有注水的、充电的,穿上一个萌萌的绒外套,让女性朋友钟爱不已。尤其是在生理期,除了一杯红姜汤,女性更是离不开热水袋的相伴。其实,热水袋如果使用不当,也会成为“温柔的杀手”。
很多人喜欢在被窝里放个热水袋,进入深度睡眠后,由于皮肤对温度不敏感,长期“粘”在热水袋上,不变换位置,醒来后发现出了水泡。中大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张珏解释,这样的烫伤就是“低温烫伤”。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并不严重,烫伤出现的水泡,刚开始不疼,但实际上已是“三度烫伤”,这种烫伤比急性烫伤更难恢复。
除了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都会造成低温烫伤。一旦发生“低温烫伤”,该怎么做呢?张珏说,先用凉毛巾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酱油或是牙膏涂抹烫伤处,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
医生提醒,在使用热水袋取暖时,一定要把盖拧紧,在热水袋外面最好套一个防护套,防止水流出来烫伤。注意水温不要太热,时间不要太长,热水袋应放置于脚旁10厘米处,而且不是脚上。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睡觉时取出来。患有糖尿病或中风后遗症、长期卧床的老人尤其要慎用热水袋。因为老人神经末梢功能减退,感觉比较迟钝,容易低温烫伤。
空调
畅销指数:★★★★★
众所周知,人们在夏季容易患上空调病,但在冬天,对于南方人来说,都会用空调来取暖,这类人也容易患空调病。冬季空调病的诱因主要为室内水分流失、空气不流通和病菌滋生。那么,我们应如何预防冬季空调病呢?
中大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韩淑华说,如果要使用空调进行取暖,最好把空调温度调到20℃左右。室内温度不宜过热,这样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可避免空调超负荷工作。同时,应注意给身体补水,或使用加湿器增大空气湿度。需要提醒的是,为了防止细菌滋生,加湿器应每周清洗一次,每天换一次水。
另外,长期不通风,容易导致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也会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专家建议每天都要给房间通风,保证室内空气的新鲜,最好的通风时间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之间。同时,每天中午前后可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加强身体的适应能力,可起到预防空调病的作用。
电热毯
畅销指数:★★★
对于冬天不爱开空调的人来说,用电热毯取暖成为另一种选择。
顾晓霞提醒,孕妇、儿童最好谨慎使用。电热毯不适合铺在软床垫上,否则电热丝容易受到抻拉,易断裂、漏电。此外,经常使用电热毯会导致皮肤干燥,电热毯适合在睡前开启,睡觉时一定要关掉。
花式取暖这么多,但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还需谨慎。顾晓霞护士长强调,入冬后,孕妇要注意衣着保暖,室温力求稳定,当寒潮袭来时,外出时更应预防受寒。尤其是现在疫情常态化的情况下,孕妇、老人及儿童更不要随意外出,最好不要到电影院、商场等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当家中或单位有人患呼吸系统疾病时,应注意避免和患者接触,严防被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