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江苏省肿瘤医院了解到,该院门诊大厅、病房里,经常活跃着一群橙色的身影,他们倾情帮助困难患者,把真情和爱心奉献给了他们。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医务社工。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是南京地区少数几家开展了社工的试点医院之一。
通讯员 胥林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实习生 王敏
反复沟通,打开病人心结
老王(化姓)60多岁,患有喉癌,在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接受治疗。由于做了喉切除手术,无法说话,脾气有些焦躁,所有的沟通只能通过纸和笔来完成。医务社工了解后,给病人更换了方便沟通的手写板,去病床前和病人聊聊天。通过医务社工了解到,患者家中有一个身体不好的老伴和一个年幼的孙子,生活的重担全都压在了老王一个人肩上。老王一直卧床且无法开口说话,时间一长,情绪又开始急躁。医务社工在安抚了病人的情绪后,告诉病人,安装电子喉管后可以开口说话,一听到这个消息,老王心结马上打开,情绪也好转了不少。病人出院后,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多次邀请社工去家中做客。
对于患上肿瘤的病人,情绪辅导是医务社工的重要工作之一。医务社工已成为患者与医护之间沟通的桥梁,医务社工并不是志愿者,而是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者,虽然在国外发展很成熟,但是在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尚处在摸索阶段。目前,江苏省肿瘤医院是南京地区少数几家开展了社工的试点医院之一。
身着橘黄色马甲,全身心为病人服务
医务社工,不同于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身穿橘色马甲且都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他们既有一定的医护知识,也懂得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提供更高层次的服务。江苏省肿瘤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王守慧介绍,该部门18年底成立至今追踪回访病人有80多人,周末的时候去养老院、社区,给生病的老人提供帮助。王守慧带领的社工团队,深入各个社区、家庭开展志愿服务,帮助伤口护理,规范癌痛止痛,开展心理疏导,她们所到之处,受到社区和病患的欢迎。
在癌症的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性的治疗方式,比如心理、营养、运动等,最有特色的是每周三下午在门诊大厅开展的“音悦坊”活动,用音乐抚慰患者及家属的心灵,志愿者主要是由音乐爱好者、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学生组成的。
在医院,健康宣教也少不了。由社工部首创,每周二中午在门诊二楼开展“午间半小时 抗癌大讲堂”,邀请院内专家(医、护、药、科研、医保、营养等)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科普讲座线上直播观看人数均达千人。
未来将往专业化发展,建设和谐医患关系
秉承着医院“永远为患者做对的事”的理念,王守慧及其带领的社工团队们便是围绕着为患者服务,在患者抗癌的过程中提供精神关怀和心理辅导,配合医护团队为患者制订符合其个性的手术和出院计划,帮助患者了解医院的相关政策……医务社工不为患者治病,不为患者做护理,而是负责照顾患者其他方面的关怀和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灵疏导,一方面他们没有时间;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劝导效果未必有第三方——社工来的效果好。医务社工团队起初都是护理人员,随着了解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也愿意加入进来。
王守慧告诉记者,社工并不是什么事情都干,接下来的目标将是往更加专业化的道路发展。医务社工在如今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中让医学有温度、让医院有关爱、让医患有情谊。医务专业社工委员会正在逐步成立,专业委员会也在逐步将医务社会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满足医疗服务的需求,促进和谐医患关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