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房伟:打捞时代转型中的记忆和声音
  小说家房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牛华新 摄
  房伟
  
  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长篇小说《英雄时代》、小说集《猎舌师》等,获茅盾文学新人奖、百花文学奖、紫金山文学奖等文学奖项。

  对于房伟这样一个在江苏写作的山东人,评论家汪政曾有一个比喻,说他“如推土机一般来势汹汹”。2016年从山东师范大学“转会”苏州大学之后,短短几年,房伟在研究授课之余,创作了2部长篇小说、20多篇中短篇和1部非虚构,显示出令人瞠目的爆发力。

  近日,房伟推出长篇悬疑小说《血色莫扎特》。这是一部记述大时代变革之中,一代人的青春惨烈记忆与深沉反思的“哀悼之作”,被称为中国版的“白夜行”。

  小说围绕十五年前一桩轰动麓城的“钢琴王子杀妻案”展开,讲述了一群“70后”在大学毕业之后的人生浮沉,真实再现时代转型之中个体心灵的悸动以及生命的至善感悟。

  这里既有相爱相杀、浪漫又绝望的爱情纠缠,也有时代风云之下的国企改革、官场变幻与地下世界的黑暗法则。通过书写,房伟试图展现时代错综复杂的面相,打捞消逝在大时代转型中的记忆和声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曦 姜斯佳

  1

  《血色莫扎特》的灵感来自房伟身边的真实案件。房伟的妹妹是化工厂工人,她的一位关系很好的女工友被情人杀害,这个案件就是小说的原型。这个故事与青年时代光怪陆离的经历一起沉积在房伟心中,到了这几年变得越发清晰,他觉得写作的时机成熟了。

  “当时想写的时候,我回到了我的母校,在操场走了一圈,想到人这一生就像画圈一样,不管你走得再远——我离开了老家,离开山东东营市,一个靠海边的小城,后来到了济南,又来到苏州——当我回到母校的时候,发现我其实依然没有走出母校的那个操场。人生最刻骨铭心、最跑不出去的,还是让你最有感触的青春记忆。所有人生的原点都在这里开始,也会在这里结束,一下子就激发了写作热情。”

  《血色莫扎特》借鉴了本格派推理小说的手法,在结构和情节上与东野圭吾的经典之作《白夜行》有相似之处。房伟说,之所以采用这种形式,是为了把小说写得好看,“这个跟我的职业有一定关系,别人说你是大学老师,觉得你写得非常抽象或者非常哲学化,比如说我的上一部中短篇集《猎舌师》就有这个特点,它是比较文人化的一种表述方式。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案件的、故事的形式,让读者读下去。”

  房伟表示,《血色莫扎特》书写的重点不是社会批判,而是社会记忆,这些记忆是他上世纪九十年代工厂生涯中亲身经历或感受到的,那段经历给了他很多没有写进小说里的故事,但它们都成了这本书的背景。比如一个女孩一步步被社会吞噬掉;一个特别有才华的女大学生,精通多门外语,因为得罪领导,沦落成一个养虾的,最后精神上出现了问题,消失在人海之中,直到现在也没有她的踪迹,“想一想有一种头皮发炸的感觉”……但这些他都没有写,只是化为了一种情感融入了小说当中。生命就像浮萍,社会把他打到哪里就在哪里,很多人的命运就在那一刻有了交集。

  房伟1976年出生于山东滨州,1997年大学毕业后,他有近两年半时间在肉联厂的车间当工人,后来又调到集团公司做总经理秘书,当时他觉得如果能做到办公室主任或集团公司的副总,人生就挺成功的了。在这个岗位上,房伟接触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上至领导、下至黑社会,包括外商都会打交道,也碰到了很多匪夷所思,甚至挑战人生底线的事情。之后赶上国企大改革,也就是1998-2002年那个时间段,企业效益变差,24岁的房伟开始想要换一种活法,于是发奋努力,通过考研留校实现了人生转型。不过那五年工厂经历在他心中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记。

  “当你想到这些事情,就很难过情感这一关——在这样的大时代转型中,没有人替他们发出声音,那这个年代的文学是什么文学?今天我在大学任教,自己又创作,有这样的机会替这些人讲出他们自己的故事,除此之外谁能讲出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故事会飘散在空中,无人问津,最终落入历史的尘埃,成为大家无法知道的燃渣。这可能是我写作的动力,因为它逼着你写,这些人和事就像流出来一样。”房伟说。

  2

  如果说,作家可以分为“学养型”和“素人型”,前者主要靠知识,后者主要靠体验,能把学养和体验很好地化合,这才具备了大作家的潜力和可能,那么房伟的创作已经展示出这种潜能。

  硕士毕业后,房伟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留校任教,其间写过大量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论文,出版过《王小波传》等几部评论专著,成绩卓著。2016年,房伟通过竞聘到了苏州大学文学院任教,之前一直专注论文和职称的他,到苏州之后顿感压力减轻,心情也随之放松,很多记忆和灵感就自然涌现出来。

  房伟在苏州开笔写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中国野人》,从这一篇开始,他找到了自己写作的路径,写了20多篇抗战题材小说。与50、60

  后创作的抗战文学不同,房伟的抗战小说没有宏大和道德化的叙事,而是从小处入手,写战争中的普通小人物,他认为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在创新型上还是有空间的,“我们以前在处理历史题材的时候是近于传奇的处理方式,我想走历史理性的这条路,挖掘历史的褶皱之中,人性复杂的、丰富的、幽暗的那一面,包括个人和历史的对峙,大时代中个人的命运。”

  在发表了一系列抗战小说后,有人怀疑他是不是写不了现实题材,于是房伟写了《英雄时代》,一部反映早期工厂生活体验的长篇小说,写完觉得意犹未尽,这就有了这部《血色莫扎特》。房伟说,他准备继续写下去,把它写成 “三部曲”。从去年到现在,他还在写一组中老年妇女婚恋的小说,打算写够十多篇后结集出版。来江苏短短几年,房伟在文学创作上显现出了令人瞠目的爆发力,他的苏大同事、评论家王尧评价他:“‘小说家’房伟有压过‘批评家’房伟的趋势。”

  在12月9日《血色莫扎特》新书分享会上,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说,“五四”以来一直有高校老师兼顾文学研究与创作的传统,但这种传统在1980年代以后一度断绝,而现在房伟这样的大学教授开始进行文学创作,让这个良性的传统得到赓续。他评价《血色莫扎特》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对于特定时代下,山东一个小城里的群体的生存状态,有着非常独特的把握。校园之外非常深切的人生体验,身为学者所具有的系统完备的知识结构和深厚的学术修养,这些支撑房伟始终保持一种比较高水平的创作姿态。

  汪政认为,小说最重要的还是人物和故事,在《血色莫扎特》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渗透到人性的深处,不是善,也不是恶,是复杂。他认为,房伟是一个虽然做学问,但是能够超越了小说壁垒,把小说的故事性基因培养得很好的作家,所以他的小说,“好玩、好看、能抓人”。《血色莫扎特》一书涉及国企改革、化学化工、古典音乐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单凭想象是做不到这一点的,房伟是以做学问的方式写小说,而且他成功地将知识糅入到作品当中去了。

  3

  在外界看来,房伟可以说是江苏作家中的另类,他的小说没有什么绕弯子和走岔路的感觉,对现实有一种正面强攻的姿态,尤其相比婉约的苏州作家,更多了一份粗粝的气质,很有现实感和生命体验感。

  谈到自己的创作理念,房伟说:“我想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他的题材是要广泛的,应该什么都能写,大到几十万人的战争,小到一个小保姆晚上做的春梦,这些都要能写得活灵活现。作为一个作家又要有一以贯之的东西,把精神的侧面贯穿到不同的题材,你写什么大家一看都知道是你写的。”

  至于什么是自己创作中一以贯之的,他认为是一种“力与美的协调关系”,“不管写现实还是写历史,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有力量的东西,我不太喜欢写得比较纤巧,我想纤巧的东西,你必须要有力量的对比或者衬托,或者说张力,才可能会显示出它的美。现实生活中我不太想像某些作家那样去处理社会生活,比如说靠一个噱头性的东西,或者说写那种现实生活中非常黏稠的东西,我倒希望写有剧烈冲突的东西,哪怕是表面上的平静,底下也有剧烈的冲突。”

  对话

  你要有跟别人

  不一样的故事

  读品:《英雄时代》里的刘建民,《猎舌师》里的洛宁安,《血色莫扎特》里的葛春风,为何偏爱去写这类隐于市井的读书人?

  房伟:可能是与我们70后这一代人的记忆有关。90年代工厂大学生有很多,不像80年代那么吃香。80年代的时候,一个大学生到了工厂,是很受重视的;到了90年代,大学生虽然也算干部,但实际上也不行,因为太多了。在90年代以来的叙事中,不大关注这部分人,比如90年代的新现实主义小说,可能更关注底层工人看不起病或者是不发工资。大学生群体就非常尴尬,你说他是底层,但他好像比普通工人要好一点,有的是技术员,有的是车间副主任什么的,但是你说他是领导层,他又不是,这是非常尴尬的一个阶层,这个阶层人也不少。包括到现在,其实他们依然待在这样的层次和环境之中。

  

  读品:你在高校,接触到的都是知识分子,这种情况下如何突破这种单调,积累写作的素材?

  房伟:我觉得也需要主动,我其实去年出了一本非虚构的书,写消防员的,我做了一个暑假的采访,采访了100多个消防员和家属,叫《烈火芳华》。我当时为什么想干这个事情,就是想打破一下自己这种比较小的圈子,到人家那个圈子里面,感受他们那种生活氛围,他们对生命价值的认知,他跟你可能完全是不一样的认识。老在书斋里待着我觉得也不行,作家还是需要开阔自己。

  

  读品:你的小说与现实贴得很紧,你认为文学与现实是何关系?

  房伟:现实主义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它带有很强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经验性。它跟先锋不一样。我们用先锋的手法去处理一些题材的时候,可能会更具有普世性。但是现实主义是不一样的,现实主义要真实地去描摹一个地方的风景,同时又是经历了现代性洗礼的一个风景。所以我觉得“现实主义”这几年热起来跟这个有关系。另一方面,可能大家也厌倦了纯先锋的表述方式,中国近几十年来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大家更希望看看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故事。你要从世界范围来看,要找故事的话就是中国有故事。你看西方国家,我有这种感受,它已经很发达了,就导致一种什么情况呢?它不变。你感觉时间在这些地方好像已经停滞了。但是我们国家天天都在变,每天都有新鲜事,而且这种新鲜事是挑战你想象力的,你觉得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呢,但是它就是发生了。

  所以说,要看故事,你要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故事。莫言老师为什么征服诺贝尔?我觉得也是他把中国人的现实的、历史的体验,用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写出来,西方人就觉得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如果你再用西方的纯先锋的笔法去写,那有什么看头呢?中国这几十年你看变化多大,有太多故事需要写,这其实给我们这些作家提供了机遇,就看谁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