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山水清音 烟云供养
——读王时敏仿黄公望墨笔山水轴 □萧平
  清 王时敏 《墨笔山水》

 一幅高远山水,却亲切怡人。有木桥,有石阶,丛木成荫,溪泉有声,缓行其间,时可见山居屋舍。渐行渐深,烟云忽生,浮荡于山岩林木间……

  这是江南的山,它是以土质为主的山,其间错杂着碎石,便是画中的“礬头”。它平缓而易于攀登,可栖可居,是苍莽中蕴含着温润的山。这是肇始于董源的山水,又是黄公望的笔墨衣钵。

  画面右上端,作者书款如下:“己巳夏日,仿大痴笔意。王时敏”。左上端,还有董其昌的题句:“绝壁疏泉度,空山急雨飞。子久之笔不得专美胜国。”

  立轴的裱边上有三家跋语,分别是博尔都(清初辅国公拔都海第三子,袭辅国将军)、王原祁(时敏之孙,娄东画派之帅)、王翚(时敏弟子,虞山画派之帅)。分别书于康熙乙亥(1695年)与康熙丙子(1696年),距此画完成已六十六七年,其时该作已被博尔都收藏。

  一件画作,在完成后的六十多年间,先后有三位画坛领袖(包括作者的老师、学生和孙子)、一位清宗室的重要收藏家题跋,可见其分量之重、艺术价值之珍贵了。

  作者王时敏(1592-1680年),字逊之,号烟客,大仓人。明代万历间吏部尚书王锡爵之孙,翰林编修王衡之子,并以祖荫官太常寺少卿。

  他享年89岁,明亡时已过了半百,他是一位跨越明、清两朝的士大夫。他是画史上晚明“画中九友”之一,名列“清初六大家”,是“四王”之首席。

  他的绘画和理论,影响并促成了两个显赫画派的形成,那就是“娄东派”与“虞山派”。而这两个画派,被视为清代山水画之“正宗”“主流”,影响深远,300年来绵延不绝。

  王时敏的艺术,直接来源于董其昌,其少时即在祖父王锡爵的引荐下师从董其昌习画,得到了董氏的精心培育,是其衣钵之主要传承人。

  董其昌在中国画坛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他在理论上以禅喻画。提出“画分南北宗”之说,并作“南顿北渐”之论。他对文人画体系进行梳理和重组,指出了从“境”到“趣”的变化,倡导“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以意为之”的新旨趣。

  王时敏被认为是董其昌的“真源嫡派”,从理论到实践无不遵循其师指点的山水画南宗之路,就是自董源、巨然至“元四家”的路。时敏特别推崇“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黄公望的“平淡天真”是一种境界,没有造作,没有纵横,没有积习,这或许正是道家追求的境界,一种看似平常却难以企及的境界。黄公望之于时敏,大约是性格与追求上的相近,在“四王”中,他却是与黄氏走得最近的。他亦兼用倪瓒之逸笔,但缺乏倪的冷逸。他的情味类于董其昌,却冲淡了生拙的趣味。他笔墨的格致,在不生不熟之间,这与董氏的“画须生外熟”意趣趋于一致。

  此图“仿大痴笔意”,大痴即黄公望。年款“已巳”为明崇祯二年,纪元1629年,时敏三十八岁,董其昌则已七十五岁了。时敏十余岁师从董氏,三十八岁前已饱览历代诸多名迹。笔下已非凡品。此年六月他曾仿董源山水图,董其昌为题曰:“画法贵气韵生动,现逊之(时敏)此图,笔墨清润,皴擦古淡,直得北苑神髓,即宋四大家不能过也。”不久又在此图上题曰:“子久之笔不得专美胜国。”赞他:“直得北苑神髓”,指时敏对于董源之深入;子久即黄公望,亦不得“专美胜国”,其评不可谓不高矣!

  三十八岁,正是时敏努力精进并趋于风格形成的盛期,试察其画中笔墨,正如董其昌称赞的四个字:“清润古淡”。中国画特重笔墨,尤其是“士夫画”,或曰“文人画”,它是画的美的符号,也是画的灵性或曰性情的符号。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十二讲》中说:“中国画也不顾酷肖自然,而要把人文意境融入,另成一天地。”又说:“中国画要求在画中见性情。画中有性情,则此画家之性情自然会跃然出现。而欣赏此画者之性情,也从而唤起。”画中的“人文意境”,画中的“性情”,无不依存于画中的笔墨。“清润古淡”就是王时敏的笔墨符号,是他的画与人的真性情。

  笔者在文端描述过此画之境,此境或并无真山真水为依据,它只是王时敏心中的山水。他游览过真山水,他鉴阅过黄公望笔下的山水,这些都是形成他心目中山水的因素。他落笔墨于纸端,一笔一画,不迫不促,缓缓地,任着性情,随着心中朦胧的追求,伴着隐隐的快感,这种快感让他忘我地进入另一天地。

  我想,这或许是王时敏作此画的状态。他把“境”融入“趣”,作画过程中有快乐、有寄托,这大约就是文人画的真谛!

  图中的山水林屋,一层层,自下而上,一遍遍,笔笔到位,在方圆之间,或枯或润,或浓或淡,自苍茫入润泽,由混沌渐明晰,清淡中含着深沉,明快中不乏浑融……在这缓缓的笔墨运行中,清音自出,烟云自生,读者被领入了画家的理想世界。

  山水清音,烟云供养,这三百九十一年前的山水画杰作,供养着王时敏,跃现着他的追求和性灵,也同样滋养着每一位读者。

  庚子孟冬于金陵爱莲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