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
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抢救历史记忆刻不容缓
  扫码看视频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遗属代表向死难者名单墙敬献菊花

  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到来前夕,历史见证者正在凋零。11月25日,南京正式启动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据统计,今年又有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目前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

  去年以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了幸存者二代普查工作,并吸纳他们参与志愿服务。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表示,作为幸存者后代,参加家祭既是为了悼念亲人和同胞,传承祖辈受害的历史记忆,更是为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梦云/文 施向辉/摄

  综合新华社

  初冬的天空灰蒙蒙的,有些寒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祭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

  “爸爸,我又来看你了,只要我还能走动,我每年都来看你。”9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说。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死难者名单墙(又称“哭墙”)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石秀英、马庭宝、路洪才、艾义英、余昌祥,逝世幸存者梅秀英家属、逝世幸存者梅寿兰家属,向亲人和同胞敬献花圈、鞠躬、上香、送上鲜花……以此表达缅怀与追思之情。

  密密麻麻黑色的人名,刻在死难者名单墙上,他们是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浩劫中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灰色石墙上高悬黄白菊、松柏枝围就的“奠”字。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1937年12月,母亲一家六口人在南京平家岗被侵华日军杀害,母亲每天躲到山上才勉强活下来,这是母亲经常向家人讲述的。他说:“来参加家祭活动,就是要悼念逝去的亲人和同胞,要一代代传承祖辈受害的历史记忆,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我每年都来祭拜,我家9口人有7人被杀害,只有我和妹妹活了下来,我身上还中了3刀。我来这祭奠不是为了我一家人,更是为了30万同胞,我还希望能等到日本政府的一声道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说。尽管年逾九旬,但当她抚摸着名单墙上亲人的姓名时,83年前那个冬天的惨剧历历在目。

  祭告仪式结束后,已逝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梅秀英家属走近“哭墙”,他们找到了亲人“梅家炳”的名字,一家人对着他的名字深深鞠躬。刘先行说:“梅家炳是我的舅舅,当时舅舅被带到了江边,尸首也在那里,只是当时尸体太多没有找到。今天我把儿子也带来了,我和家人每年都来。这里是我们唯一可以祭奠的地方。”

  当日,共有来自9个家庭的25位幸存者老人和家人举行了家祭。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去世,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幸存者仅剩73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83年过去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曾经的惨痛记忆。对于侵略者犯下的罪恶我们永远不会宽恕。历史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即便这种传承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多年来,纪念馆持续不断地开展文物和史料的征集活动,把历史证据保存好,研究好。”

  他表示,去年以来开展了幸存者二代普查工作,目前有很多幸存者二代参与了纪念馆的志愿服务工作。他还说,举行家祭对幸存者来说是一种慰藉,这也是中国追思先人的传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