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吴其盛
美食不是别的,是窝窝头,这是一种带有文物意味的食品。儿子一天天长大,看的书多了,就好奇地打量起这个名词。
儿子问我:“爸爸,你吃过窝窝头吗?”
我答:“吃过,忆苦思甜时吃过!”
他大惑:“什么叫忆苦思甜?”
“就是回忆旧社会的苦,对比新社会的甜。”
他似懂非懂,索性不去理会,把问题彻底简单化:“窝窝头好吃吗?”
“不好吃!”我说的是实话。
他却不退反进:“我想吃!”
这可出了难题了!这年头,到哪去寻这“前朝”食物呢?
谁知就有这样的巧事——第二天骑车经过水佐岗,竟意外发现路边店堂前刚打开的热蒸笼里齐刷刷地站着一圈黄亮亮的窝窝头!那些个久违的“低等食物”挺自信地同白胖胖的馒头、肥嘟嘟的肉包挤在一起,给人一种粗野而又健康地挑战现代奢华的视觉冲击力。
我暗叹儿子好“口福”,遂购得两只兴冲冲带回。
说实话,此举的“迁就”成分我是再清楚不过了:满足新一代的好奇心而已!至于食欲的调动程度,我乐观估计是所购总量的四分之一。
可事实却大出我所料,吃惯鸡鸭鱼肉的儿子非但没皱起眉头,反而一迭声地叫起了“好吃!”仿佛天下美食舍此已经别无其他了。
受到“盅惑”,我将信将疑地讨得一小块尝了尝——无非是粗粗糙糙的玉米面,绝对够不上精美。不过,在此之外,确实还有一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受——那是一种富含乡野气息的新滋味,是一种原始、粗放的味觉侵占感……
我慢慢体会出了儿子“食审美”的境界:比起那些日复一日吃惯了的精细食品来,这窝窝头确实有它独有的区别意味,这区别,也许正可以填充并完善某种被荒疏了的食意识……
民间曾流传明太祖朱元璋放着绝美的御膳无心下箸,偏要去重尝那当叫花时以泔水缸中的烂菜边、馊豆腐为原料做成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其用心若深究起来,不也是这么一回事吗!
窝窝头是美食,这至少已是儿子和我两人的共识,我想,持这种观点者肯定还大有人在,不信看那制做此等食物的小店:日日旺销不衰。其实,何止是窝窝头,山芋、玉米棒子、大豆、麦片等等在现时不都是这样吗!
现代人呵,真是“说也说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