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见证小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徐州答卷”
  铜山生态乡村
  宜居房湾
  耿集高效农业大棚
  睢宁县高党集中居住区

  “我们现在日子好过了,请把我们的低保取消了吧,给那些更需要的人!”邳州新河镇袁场村,51岁的陈素主动要求取消自家的低保。

  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在家庭遭遇变故、生活困顿之时,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帮扶,她的家庭一步步走出困境,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平坦大道。

  近年来,徐州累计完成62.78万低收入人口和269个经济薄弱村脱贫任务,扶贫开发综合考核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要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补齐乡村振兴突出短板。”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要瞄准低收入人口精准帮扶,大力实施重大扶贫举措,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邢志刚 李伟豪 张晓培

  特约记者 曹斌

  徐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脱贫了

  主动要求取消低保

  2002年,陈素的丈夫因患尿毒症去世。家里失去了顶梁柱,陈素感觉“天塌了”!当时,儿子4岁,女儿也才7岁,婆家还有两个弟弟需要照顾。

  村里为陈素一家申请了低保,亲朋邻居也伸出了援手。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陈素咬牙渡难关,种地、打零工……把两个孩子抚养成人。

  现在,陈素在一家超市打工,每月2000多元,女儿在北京工作,儿子在南京搞装潢,家里还流转了6亩土地,家庭年收入接近20万元。

  2019年年初,陈素就主动要求取消了低保,“给那些更需要的人!”如今,陈素还在新河镇街购置了房子。

  陈素所在的袁场村,是2016年省定经济薄弱村,90户建档立卡户低收入农户。“当时的老村部塌了,借用他人的房子办公,没有集体收入。”袁场村党支部书记刘兆良说。

  邳州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村里收回土地300亩,种植黄桃和有机稻米。2017年,新河镇倡导集体经营,村里又成立了农业公司,一步步走上集体经济壮大的道路。

  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袁场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7年的30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64万元。当年的经济薄弱村,早已摘掉了薄弱的帽子。

  村里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奋发图强,通过外出打工、水厂养殖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2020年村里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

  攻坚战 扶贫路上不遗余力

  新河镇袁场村只是徐州“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一个缩影。

  2016年,徐州发起新一轮的扶贫行动,启动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举全市之力,全面完成26.28万户、68.22万人(经过每年动态调整后,目前国扶网中是24.05万户、62.78万人)的脱贫致富任务。

  这一轮的扶贫,被称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目的是实现精准扶贫——实事求是,看准贫困原因;因地制宜,找准脱贫的路子。

  贫困是相对的。在新的标准下解决贫困问题,又是新一轮扶贫。这次徐州的五年扶贫行动计划,是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来计算贫困线的。

  “这比全国标准要高不少。”徐州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两项主要指标:一是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6000元以上才叫“脱贫”;二是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过18万元才算达标。

  不管多么困难,作为一等一的大事和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徐州都将不遗余力地打好这场“攻坚战”。从村到镇,从县(市)区到徐州市,层层签订目标任务责任状,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扶贫的工作格局。

  据徐州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徐州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20多个扶贫文件。

  徐州建档立卡户数和人口数均占全省1/4左右。任务艰巨,投入骤增,市级财政每年投入扶贫专项资金均在8000万元以上,位列苏北五市之首。

  在低收入农户增收上,制定“一户一策”增收举措。四年来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3.69亿元,用于实施富民增收项目,形成资产17.74亿元,年收益金额达到1.07亿元,收益全部用于经济薄弱村发展和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分红。

  在村集体增收上,市、县财政安排1.75亿元,按照每个经济薄弱村投入不少于150万元的标准,大力发展“六型经济”(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产业发展型、服务创收型、股份合作型、联合发展型),切实发挥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经济薄弱村发展后劲。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269个经济薄弱村中,有千亩以上设施农业的村超过50个,有畜禽水产养殖且规模较大的村超过100个,实施光伏产业扶贫的村78个,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村46个,有休闲观光旅游景点且形成一定规模的村28个,发展农村电商且有一定影响的村96个。

  长效机制

  实现脱贫数量

  与脱贫质量

  “双过硬”

  徐州健全完善“未贫先防”长效机制,优化“阳光扶贫+”平台预警功能,设立3625万元的防贫保险,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重点群体持续落实帮扶举措,实现了脱贫数量与脱贫质量“双过硬”。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徐州扶贫开发道路的重要特征。”在徐州,党建扶贫、妇联扶贫、产业扶贫、电商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等精准扶贫领域,见证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成效。

  徐州妇联大力实施的“巾帼脱贫666工程”,堪称徐州扶贫的特色样本。启动于2016年的“巾帼扶贫666”工程,将目标锁定农村低收入妇女。

  通过实施6项工作举措(精准统计、精准建档、精准结对、精准施策、精准回访、精准脱贫)、开拓6大扶贫创新路径(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基地扶贫、资金扶贫、示范扶贫、健康扶贫),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市15.5万名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妇女全面脱贫。

  截至2019年底,徐州全市62.78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实现脱贫,269个省定、市定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8万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脱贫的低收入农户,年底都能收到三个红包(医保代缴金、分红金、慰问金),对扶贫政策满意度全省第一,全市低收入农户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近年来,我们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高水平全面小康补短板强弱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三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徐州市市长庄兆林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