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经历过苦难,更知和平的珍贵
6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讲述悲惨遭遇,希望后代不忘历史
  谢桂英
  石秀英
  蒋树珍
  路洪才
  高如琴
  熊淑兰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83年过去了,那段历史不能忘,不敢忘!在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之际,11月16日,6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讲述了他们的苦难经历,并许下了对和平的期许。

  2020年至今,已有4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辞世,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3位。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马壮壮 张然 徐梦云/文 苏蕊 刘畅/摄

  幸存者泣泪讲述悲惨遭遇:家没了,亲人也没了……

  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如今,他们都已耄耋之年,回想当年经历依旧戚然。

  此次,接受采访的6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分别是石秀英、谢桂英、蒋树珍、高如琴、熊淑兰、路洪才,年龄最大的谢桂英已经97岁,年龄最小的高如琴也已经87岁了。

  谢桂英

  有三次

  我差点死了

  谢桂英奶奶满头白发,面对记者采访,奶奶说,讲起那段经历我可能会哭。面对镜头,谢桂英的思绪慢慢回到1937年12月。

  “母亲带着我们逃走了,我爸爸不走,因为我们家是菜农,靠着地过日子。12月13号得到消息,说我爸爸给日本人打死了。”噩耗传来,谢桂英的母亲不愿相信,带着她和两岁的弟弟从六合坐小船回到燕子矶,一路上,她看到死人堆积如山,家里六间房子被烧掉一半,爸爸真的被打死在家里了。

  “我也有三次,差点就死掉了。”97岁的谢桂英撩起头发,头上的疤痕清晰可见,那是当年被侵华日军拖拽,撞到石头上留下的伤疤。有一次,日本兵上门,她躲在床下还是被发现了。“日本兵把皮带解开,那个刺刀就放在我家饭桌上,他就不饶我了……”回忆起这段往事,老人泣不成声,那一年,她只有14岁。

  石秀英

  父亲和哥哥

  都被杀害

  失去父亲那年,石秀英只有11岁。“父亲买了一罐子酱送到我家姑妈家,一出来就没回家了。3个月以后,我家亲戚告诉我们,他看到父亲在水西门一个巷子里被日本人戳了3刀。”不仅47岁的父亲被杀害,石秀英19岁的哥哥也死在了侵华日军手里。“家里没有生活来源了,我家妈带着我们姊妹4个,给人家洗衣裳、倒马桶,11岁我就跟她倒马桶。”

  蒋树珍

  手上有老茧

  庄稼汉被枪毙

  战火中的童年苦不堪言,蒋树珍同样也过着吃不饱的生活。“吃又没得吃,喝又没得喝,饿得哭。看那个城里头火光不得了,杀人放火,烧得一塌糊涂,火光亮得不得了。”当时躲到农村去的蒋树珍亲眼目睹一些庄稼汉因为手上有老茧,就被侵华日军当成士兵,拖去枪毙了。

  路洪才

  全家6口人丧命,妈妈腹中还有未出生的弟弟

  88岁的路洪才,始终记得1937年冬天,发生在南京的一幕幕。当时他才5岁,家里有10口人,住在中华门东的转龙车。“从东边逃难的难友传言,侵华日军已经在他们那里烧杀抢掠,他们就是这样逃到南京的。”惊慌的一家人,开始分散在两处躲藏。

  奶奶是小脚,不能走太远,母亲大着肚子快要临产,外公外婆身体也不好,还有妹妹和两个小舅舅也很小,最后由父亲带着路洪才和大舅逃难躲去沙洲圩,其余人留下。“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父亲挑个担子,一头放着食物,另一头挑着我。”路洪才回忆,就在逃难的那些天,家里出事了。“逃难途中遇到一个熟人,对父亲说我们家出事了,当时父亲就昏倒在了地上。”

  留下的家人,躲进了事先准备好的地洞里,洞外面铺着草、芦苇等杂物做掩护。原以为这样就很安全了,可还是没有逃过侵华日军的搜罗。路洪才说日军发现了地洞后,撬开了洞门,可大家哪敢出来?就一直哭叫。最后日本人开枪,路洪才的母亲、小妹妹、外公外婆和两个小舅舅,还有母亲肚子里没出生的孩子,6口人7条性命,全部遇害。躲在洞外的奶奶幸存下来,哭喊着讲了事情的经过,“我母亲被枪弹打得血肉模糊,埋在了附近山上,由于买不到那么多棺材,其他亲人就地埋了。”

  珍惜和平,不忘历史

  没有和平、安定的环境,就没办法好好生活。路洪才回忆当年后表示,“我们经历过那段日子,深深感觉到和平的可贵和重要,希望我们的后代都能够记住这段历史。”

  希望和平,不希望有战争,是这些历经苦难的老人们最大的心愿。92岁的蒋树珍感叹,现在的生活和那段时间,真的是“一个天一个地”。“国家平安无事,大家稳稳当当过日子,快活得不得了!现在啊,好日子慢慢过。”在采访中,蒋树珍回忆起苦难的日子,更是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对生活充满了希望。谢桂英说,和平最重要,“我们过去是四万万同胞,现在是十四万万同胞,都是幸福人。”

  面对悲痛,老人们同样很坚强。90岁的熊淑兰认为,光悲痛没有用,要化悲痛为力量。“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希望孩子们好好学习、中青年努力工作,把工作搞好。”

  采访中,幸存老人共同祈愿和平,“希望我们不再受外来的侵扰,珍惜和平,不忘历史。”

  全球收集和平声音

  让我们一起守护和平

  现代快报发起

  “桐祭·守护和平”全媒体行动

  全球收集和平声音

  让我们一起守护和平

  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73人。他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既是家族记忆,也是国家记忆,更是世界记忆。如今,阴霾已散,阳光煦暖,经历过苦难的他们,更希望和平永存,世界安好。这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不同肤色的人们共同的心愿。

  即日起,现代快报发起“桐祭·守护和平”全媒体行动,将向全球发起收集和平的声音。期待不同肤色的人们,用不同的语言,说出同一句和平之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