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学到就业,从养老到安居……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先后落地,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11月5日,南京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晒出了“十三五”期间,南京在民生保障方面的“成绩单”。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苏宁
教育
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连续五年位列设区市榜首
“全市现有高中57所,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586所,幼儿园1010所,‘十三五’期间新开办高中8所,中小学106所,幼儿园271所,本年底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发布会上,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张生首先介绍了南京市“十三五”教育发展情况。全市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6年以上,教育发展指数在全国、全省居领先水平。在全省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中南京连续五年在设区市中位列第一。
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放大。全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9.5%以上,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5%以上。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全市98. 38%学校达省定标准。推进全市普通高中布局优化,实施5所市属高中外扩工程。
就业
引力不断增加,“宁聚计划”吸引超百万大学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南京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冯冰介绍,五年来,南京市城镇新增就业139万人,较“十二五”时期增加30余万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一;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2%以下低位运行。2017年、2019年南京市被省政府表彰为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地区。
年轻人是推动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新鲜血液”。为吸引青年大学生来宁就业创业,南京多措并举,创新实施了青年大学生“宁聚计划”“宁聚新十条”、战疫情促就业十万研究生宁聚行动等。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宁聚计划”实施以来,南京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实现高位连增,2018、2019年分别达34.15万人、39.13万人,截至2020年9月底,累计新增超过百万人。
养老
《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让156.8万老人老有所养
南京比全国提前1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156.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2.1%,养老服务需求巨大。
如何让南京老人老有所养、老有颐养?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蕴翔在会上介绍了“南京养老模式”。
在南京,养老服务供给大幅提升。政策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今年7月,《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省会城市和省内城市第一部综合养老法规。在财政资金投入方面,南京不断加码。市级财政将养老作为重点民生工作,建立服务、运营、建设、人才等养老系列补贴,2020年投入资金达3.35亿元。
养老服务人群适度“普惠”。服务设施覆盖面不断扩大。南京已建成社区老年人助餐点1240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2个、养老机构275个,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长313.3%(300个)、500%(17个)、15.1%(239个),养老“十五分钟步行圈”初步形成。
安居
南京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282个
老旧小区整治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事情,改善了大家的居住环境,不断提升着广大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南京市房产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兰文平介绍,2016年以来,南京市着力解决全市2000年以前建成的,936个、建筑面积1685万平方米非商品房老旧小区的突出问题。
按照“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完成”的工作要求,全力加速推进。截至目前,累计整治老旧小区1282个,建筑面积3425万平方米,房屋11266幢,受益群众39万户,已超额完成“十三五”老旧小区整治任务。
兰文平表示,下一步,市房产局将结合“六美”南京的近期目标,高水平、高标准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为“创新名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