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15亿票房的动画电影《姜子牙》,近日宣布延长上映至12月2日。尽管该片口碑争议颇大,但无法阻挡姜子牙成为“网红”人物。
在江苏,一位文史学者经过多年考证,发现兴化曾是姜子牙避纣的隐居之处。跟着文脉君去一探究竟吧!
任祖镛(文史学者、江苏省特级教师)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凡
1
姜太公的窘困生活:
“我太难了!”
姜子牙姓姜,名尚,一名望,字子牙,别号飞熊。因他的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所以也以封地吕为氏,姜尚也称吕尚。
当然,姜子牙更为人知晓的是尊称:“姜太公”或“太公望”,俗称“太公”。他被周文王封为“太师”。
姜子牙胸怀韬略,著有《六韬》,有出土竹简可证。北宋神宗时,《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因此姜子牙是我国古代影响久远的杰出韬略家、助周灭纣的最高军事统帅,被尊为中国兵家鼻祖。
其实,在遇到周文王之前,姜子牙的生活很窘困。
姜子牙曾作为入赘女婿被老妻逐出家门。(《战国策·秦五》:“齐之逐夫”,高诱注解:“为老妇之逐。”)
为何被逐?因为他缺少种田、捕鱼等谋生手段。(刘向《说苑·尊贤》:“太公田不足以偿种,渔不足以偿网……太公望故老妇之出夫也。”)
换作今天,姜子牙一定会感慨:“我太难了……”
为了生活,姜子牙五十岁曾在商纣王的都城朝歌做过屠夫,在古代黄河的渡口棘津(在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卖过食品。(《战国策·秦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西汉《韩诗外传》:“吕望行年五十,卖食棘津”;西汉刘向《说苑·尊贤》:“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姜子牙学问广博,在商纣王的朝廷做官后,因纣无道而离开,游说诸侯也不被任用,终于到西部被“慧眼识英才”,得到了周西伯姬昌的重用。(《史记·齐太公世家》:“或曰,太公博闻,尝事纣;纣无道,去之。游说诸侯,无所遇,而卒西归周西伯。”)
2
避纣隐居东海之滨
在姜子牙被周西伯重用之前,曾有一段隐居在“东海之滨”的经历。(《孟子·尽心(上)》:“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
姜子牙是为了躲避商纣王的暴政,才隐居到东海之滨的。当时的商朝已控制黄河流域,并向南方和东方不断挺进,纣王发兵攻打东夷诸部落,获得大批俘虏,并把商朝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控制范围已到山东及江苏北部沿海,所以商末的“东海之滨”指的是从山东半岛向南至长江口以北的滨海地区,范围较广。
在司马迁的《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说姜太公是:“东海上人。”《史记·齐太公世家》的集解引《吕氏春秋》说:“东海上”,乃“东夷之土”,因此“东海上人”是指姜子牙是曾居住过“东夷之土”的人。“东夷”指当时东方各少数民族;“东夷之土”,泛指淮河中下游这些少数民族居住之地。
由此可推断,孟子所说的“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应是指江苏长江口以北的里下河地区至淮安一段淮河中下游海滨地区,兴化正在这一地区之内。
查遍淮河中下游海滨地区各地地方志,只有明嘉靖三十八年成书的《兴化县志·卷之一·古迹》有姜太公避居地的记载:“姜太公庙。在县东北二十里,旧名钓鱼庙。相传太公避居于此地。”因三千多年前这里还是海滨荒凉之地,无古代文献可考,只能依据“相传”。
姜子牙八十岁遇文王时,文王还是“周西伯”,是纣王诸侯。姜子牙隐居东海之滨在到西部遇到周文王之前,因而是在商朝末年,距今约3100年。
东海之滨的兴化,那时先民居住历史已很久。从已发现的兴化市钓鱼镇东南的林湖乡魏庄西村的影山头遗址发现,先民早在6000年前就已栽种水稻等植物。所以,姜子牙隐居钓鱼庙村时,这一带已种水稻,四周又是水网地带,有鱼虾可捕,芦苇成片可盖屋、作燃料,生活方便,而出门要船,交通闭塞,确是躲避纣王的隐居理想之地。
3
渭水河边的垂钓
在今兴化东北,有一条从北向南的渭水河,贯穿兴化全境。在渭水河的西侧今钓鱼镇的一个村庄叫钓鱼庙村,该村因有“钓鱼庙”而得名,这里就是姜子牙避纣王到东海之滨的隐居之所。
传说姜子牙不仅在这里居住,还曾垂钓,因而后来砌了“钓鱼庙”,并以此为村名;“钓鱼庙”后来也称“姜太公庙”。(《兴化县志·卷之一·寺观》:“姜太公庙。东北四十五里,旧名钓鱼庙”)
从各地文献记载的“姜太公庙”来看,河南卫辉市、新乡市、洛阳市、郑州市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等地都有,但这些城市都不在东海之滨,更不在东夷之土的苏北滨海,因而都不可能是姜子牙隐居之地。
除太公庙外还有“太公钓鱼台”,在河南新安城东、陕西咸阳城西、宝鸡县伐鱼河谷(今宝鸡市陈仓区磻溪河)共三处,其中以陕西渭水河边的磻溪钓鱼台最为有名,传说姜子牙在此垂钓遇到周文王,但这三处也都不是东海之滨。河北南皮县城西五公里处有一村也名钓鱼台,也传说为姜子牙垂钓之所,地处河北省东南,东临渤海,北靠天津,同样不是东海之滨的隐居之所。
据此推断,今兴化钓鱼镇之钓鱼庙村是唯一符合古代文献记载的姜子牙在东海之滨、东夷之土的隐居之所。还有明嘉靖《兴化县志·卷之一·古迹》中的“旧名钓鱼庙。相传太公避居于此地”为证。
明隆庆元年(1567),兴化道士陆西星曾坐船经过钓鱼庙,上岸休息时,看到庙内香火旺盛,太公塑像栩栩如生,还听到当地人讲述许多姜太公的故事,这些民间传说和习俗都为他刻画姜子牙的形象提供了启示(一说陆西星是《封神演义》的作者)。
4
西去辅佐周西伯
那么,姜子牙是如何从兴化渭水河边到西部(今陕西)辅佐周西伯姬昌的?
那时,周西伯姬昌被纣王拘禁在羑里(今河南汤阴一带),姬昌的部下散宜生、闳夭(hóng yāo)一向了解姜子牙,因而找到东海之滨请他出山,营救姬昌。(《史记·齐太公世家》:“吕尚处士,隐海边。周西伯拘羑里,散宜生、闳夭素知而招吕尚。吕尚亦曰:‘吾闻西伯贤,又善养老,盍往焉。’三人者,为西伯求美女奇物,献之余纣,以赎西伯。西伯得以出,反国。”)
姜子牙看重的是姬昌贤明,能尊重老年人的意见,于是和散宜生、闳夭从兴化钓鱼庙到今陕西,三个人替西伯物色美女和宝物,献给纣王,用以赎回西伯,西伯才被释放回到封地。
姜子牙辅佐西伯默默地谋划施行德政去推翻商朝的政权,这些谋划都是用兵的权谋和奇妙的计策,所以后世研究用兵之道及周朝使用的权谋,都推崇策划者姜子牙。(《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西伯昌之脱羑(yǒu)里归,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曾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将领、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开元二十七年(739),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
5
关于姜子牙的“八卦”
在兴化的民间习俗中,姜子牙是兴化百姓的保护神。
过去兴化每个家庭的大门、堂屋门、房门的门楣上方都贴有红纸小横幅“(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砌房上梁时,也在梁上贴“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纸,请姜太公驾临来防范各路神祇作怪,保证新砌房屋的安宁。这一习俗虽然江淮多地也有,但在每家正屋的朝南屋面上,都立有“瓦上将军”,这在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兴化民间还有很多姜子牙的传说,与古代文献中的记载相近,但与外地有别。比如说姜子牙封神结束时,他老婆马氏来要求封神。姜子牙说,神已封完,就封你“穷神”吧,兴化还有歇后语“姜子牙的老婆——穷神”。而姜子牙封他老婆“穷神”的原因是,姜子牙入赘马家后,马氏要他做事挣钱,却件件失败,引起马氏不满,将他赶出马家,封神时却找来了。姜子牙认为马氏没有旺夫命,入赘后反而使自己更穷,所以封她“穷神”。马氏问他封自己什么神,姜子牙说,神坛上都已坐满了,我就到神坛外面的屋上做个“瓦上将军”吧。
《封神演义》中,正是用的兴化民间传说,封马氏为“扫帚星”(指搅得全家不得安宁的媳妇,比“穷神”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兴化人文记载历史始于商末姜子牙隐居兴化,这比原来以昭阳封地为起点要向前推移约800年。
图片由兴化市委宣传部提供(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