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常州经开区的横林镇狄坂村收割机奏响“秋收旋律”,328亩水稻喜迎丰收。大型的收割机在田垄间来回折返,田间稻子颗粒饱满,一派丰收景象。这也是今年常州经开区第一批收割的水稻。
“今年是个丰收年,亩产能有1000多斤!我们村这高标准农田内土质深厚,日照充足,常年水流灌溉充足,所以生产的大米细软而香甜。”吴建兴将收割机靠岸,指着身边的谷袋子说。收割机一靠边,等候在田边的农户立即起身,双手撑开麻袋对准收割机后方的长管,一粒粒稻谷从中倾泻而下,不到3分钟,就装满一拖拉机。
赵艳 姚辉 陆文杰
机修工承包300多亩农田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苏南模式”的兴起,村民们纷纷“洗脚上岸”,进城打工经商。吴建兴却放着好好的机修工不做,从厂里回到田头,承包起了村里300多亩农田,开起了手扶拖拉机为村里犁田。
在进村大道创业路南侧,吴建兴开了家新亚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有了整套的农机设备,吴建兴动起了自己种田的念头。2005年,他承包了村里170亩粮田,种植水稻和小麦。从此,他一发不可收,直至把村里的粮田全部承包了下来。服务农业生产确实辛苦,农忙时,不但白天没有歇,晚上也睡不了多久。
因爱好他成了“农业专家”
吴建兴的田种得好,离不开他的揣摩与钻研。不管夏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冬,他都喜欢一个人在田间转,看稻麦长势,预防病虫害。经过数年探索和试验,吴建兴在种植稻田上积攒了丰富的经验,人们都称他是“农业专家”,常有人来向他讨教种田经。
如今,刚收上来的稻子一送到合作社内,两台10吨级的粮食烘干机就开足马力进行烘干处理,机器烘干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最后一个环节。目前,合作社已拥有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捆草机等机械设备,实现了从播种到收割的全程机械化, 每年服务周边500多亩土地的粮食生产。
“他就是个喜欢和泥巴打交道的人,别人看着辛苦,他却当成是一种爱好,乐此不疲。”村民习惯这样评价吴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