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南京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也是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从今天起,南京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与现代快报合作,开设“口述历史话小康”专栏,邀请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的15位人大代表以“口述历史”形式,讲述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人大故事”,叙说南京市民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南京带来的巨大变迁,彰显小康建设进程中的“人大力量”“代表智慧”,进一步增强市民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人物简介
黄贤,女,1928年1月出生,南京市第二、三、四、五、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担任白下区(现秦淮区)五老村党委副书记。
口述原声
我是北京人,大概19岁来到南京。1956年,当选为市第二届人大代表,连任五届,这是我一生中倍感光荣的事。回头看看,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当人大代表,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带着群众做事情。
现在的人可能不知道,我当时所在的五老村,是解放前出了名的“苦恼村”。村里四分之三都是臭水沟、臭水塘,到处都是死狗死猫、猪屎牛粪……烧饭一掀锅盖,成群的苍蝇在锅旁转。当时有首歌叫《悲切切》,唱的就是五老村的“惨状”:老人在呻吟,孩子在哭啼,人们的悲哀,何时才能完……
1952年春,中央号召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建设新家园。我们就发动群众10多万人次,苦战100多天,没要国家一分钱,凭着双手填平大小37个污水塘、两条70多丈的臭水沟、29个粪坑,搬走积压数十年的上千吨垃圾,移植了一万多株花木,建起了五老村村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假山、水池、花木、凉亭……
几个月后,五老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欢乐村”,群众高兴得不行。后来,五老村被评为“全国卫生甲等模范单位”,毛主席还在北京亲切接见咱们五老村的居民主任王曙初,赠给五老村一面由他亲笔题字的模范锦旗,鼓励大家“大干一场,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环境变美后,我们又开始了“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采取了一些很管用的措施。比如小孩儿抓住苍蝇上交,可以奖励他一支粉笔或一块橡皮。
为检验“除四害”效果,市里还在五老村开了一场西瓜晚会,参会的女同志穿裙子、男同志穿短裤。晚会一直开到夜里十点多钟,大家都说“没有碰到蚊子”。就这样,五老村成为南京第一个消灭“四害”的先进单位。当时的南京人都知道,晚上搬张藤椅到五老村纳凉,不会被蚊子咬。
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叫“北有龙须沟,南有五老村”,可见五老村在全国多有名。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到五老村参观,1960年12月21日,周总理陪同西哈努克亲王到五老村来看过,还在一个由臭水坑改造成的凉亭里讲了话。
我讲五老村的“变迁故事”,是想证明一个理:今天的小康生活来之不易,都是一代代人干出来的。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群众选我们当代表,咱们就得带着大伙好好干,还他们一个幸福生活,不辜负他们的信任!
代表感言
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车间电焊工孙景南:黄老用60多年前的这段亲身经历,印证总书记常讲的那句话,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对于我这个基层代表来说,感触特别深。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是一代代人的苦干、实干;下一步,南京要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同样离不开实干、苦干。
通讯员 康慧 肖利民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卢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