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图片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0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从昔日最大的菜篮子
到网红打卡地
南京白云亭藏着
最美坡道图书馆
  扫码看视频

  初秋的南京,阳光穿过云层,透过玻璃窗照进来。位于二板桥的鼓楼区图书馆里静悄悄的,偶尔听到翻动书页的声音。作为少有的坡道图书馆,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而曾经这里是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一。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益/文 马晶晶/摄

  1

  坡道图书馆再次走红

  南京鼓楼区图书馆位于二板桥486号,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内。当年鼓楼和下关合并后,鼓楼区图书馆也从山西路搬到了这里。

  “在最美坡道图书馆看上一本书,让你即使被社畜生活捶打千万次,也能再支棱起新的状态。”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打卡文章,将鼓楼区图书馆安利给了众多网友,“最美坡道图书馆”再次走进大家的视野。

  10月14日上午,姚远在二楼的阅览区看书。2010年,他到鼓楼区图书馆工作,2014年白云亭的新馆建成,他跟着搬来了这里。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作为国内少有的建在坡道上的图书馆,建成开放之初,这里就吸引了许多市民,有来借阅图书的,有来复习备考的,也有慕名而来的文艺青年。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整个建筑的外立面形如“飘浮的白云”。

  记者在图书馆看到,一楼设有24小时自助借阅室,市民凭借书证刷卡进入。由于很方便,这里吸引了不少读者,特别是周边的居民和学生。

  最吸引人也是最具设计感的,是自下而上贯穿四层楼的“之”字形坡道。书山有路勤为径,沿“路”而上,一侧是规整的书架,收录了各类书籍,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心头好;另一侧是阅览区,由书架做出分隔,空间再次重构。

  2

  货车坡道的文艺变身

  在众彩之前,“南京最大的菜篮子”这个名号属于白云亭。对于许多老下关、老南京来说,白云亭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早期的白云亭批发市场,为了运输方便,有一个5层的货车坡道,商贩开着车从坡道进出、上下。

  2009年5月底,因为设施陈旧、交通拥挤,白云亭等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开始搬迁。2014年,鼓楼区总规划出炉,重点建设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同年建成开放。

  “你看到的图书馆的这部分就是建在坡道上的。”姚远回忆,整体建筑没有太大改动,墙体都是两层钢筋板,货车坡道也因地制宜改成了图书馆,这样的设计在国内也是少见的。

  从农贸市场,到最美坡道图书馆,这样的反差与逆袭,或许是它成为网红的一个原因。

  3

  在这里,沉下心阅读

  时间是最好的沉淀。一名在图书馆看书的读者说,如果不是十多年前在这里买过菜,根本想象不出这里曾是农贸市场,因为完全变了样,“以前很热闹,也很嘈杂。现在,你可以在这里沉下心来,阅读书籍,感受时间。”

  赵大爷是热河南路街道的居民,家住附近。在他的记忆中,以前的二板桥总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每天早上,他吃完早饭都要沿着路走走,从干货市场到水果市场,就算不买东西也要去逛逛,那时是拥挤的,有时候还是灰扑扑的。批发市场搬走后,他有了一个新的习惯,每天上午9点不到,就带着水壶来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门口等着,等到图书馆开门,他就进去坐一坐,看看报纸。有时也会观察一下年轻人都在看什么书,跟着读一读,接受些新鲜的事物。

  “这样的读者很多,报刊区特别受老年人欢迎,这些年下来,我们彼此认识了。”姚远说,开馆到现在,来图书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已经占到70%左右。

  最近图书馆再次走红,很多去过的人开始分享自己的回忆。一名网友说:“我读高三的时候,每个周末骑车去自习,那时候人很少,基本上都是附近我们十二中的同学,青春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