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 周存亮
梦的起点,从老家那条运粮河开始。从我家到祖母的家,天天要从河上经过;上小学的时候,要天天沿着河岸向南走;上中学的时候,要天天沿着河岸向北走。但有一个问题,却让年幼的我像着了魔似地想知道:河水日日夜夜地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祖母不知道,祖父也不知道。
开凿的运粮河为什么不走船了呢?向上走多少天才能到达那个汴梁城呢?向下又可以到哪些地方呢?我不止一次地询问,真的不止一次。至今我还能记得父母对爱打听闲事的我的训斥,左邻右舍看着我的异样眼光。上了中学,语文老师不知道,历史老师也说不详细,反正就是一条河,传说和大宋皇帝有关的河。
后来,我被优美的唐诗陶醉,准确地说,是被唐诗里的河流陶醉。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从“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冥思想来,令人神思飞扬,心潮起伏。
河流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憧憬和向往,河流也给我的少年注入了焦虑和怅惘,但有一个信念,慢慢地从模糊到清晰,从飘摇到坚定——像河流一样走出小村、走向大海,走向世界。是的,就要像河流一样走出去,走到一个广阔无边的天地间。
这个时候,我突然明白,河流的方向,就是我梦想的方向。
我开始发了疯地学习,逼着自己去学看不懂的代数几何,直至每次得到鲜红的100分;逼着自己去学听不懂的英语,直至把六本课本背得滚瓜烂熟。母亲不止一次心疼地说:“孩子,学不成咱就不学,黄土地上也是一辈人,别累坏了脑子。”其实哪有累坏的脑子呢?紧张的学习中间,我还把一本《唐诗三百首》背了下来。
升学、就业、成家、奔波。多年过去,“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的豪言早已模糊,年少的梦想大多也支离破碎。只是当初被河流浸润的灵魂,在无风的夜晚,会穿过芜杂的尘世,一次又一次催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