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俗系列、水利建设系列,这些场景恢弘又独具生趣的泥塑作品,出自南京传统手艺人朱敬伟之手。他是非遗项目南京泥人的市级传承人,因手艺精湛被称为“江南泥王”。于他本人而言,玩泥巴就是因为喜欢。
“民间艺术品讲求灵感和手艺的结合,手艺人首先要热爱生活。”寻常可见的泥巴经过朱敬伟的手,变为一件件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从十三岁时根据喜欢的连环画捏出第一个作品——《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朱敬伟开启了创作之路,一走就是四十多年。
捏泥人先要找到好原料。过去,朱敬伟都是带上铲子和背篓,去山间或河塘边寻泥、挖泥,“青泥手感细腻,摸上去像丝绸,塑造东西的效果特别好,就是味儿有点大,它就是池塘里的污泥。”
挖好的泥带回来,要经过揉泥、活泥、打泥、醒泥等一系列工序,耗时很长,极费力气。然而,对于朱敬伟来说,这也正是构思和设计的过程。“揉着揉着,与手里的泥渐渐产生了感情,作品出来就有了生命力。”
现在捏泥人的泥大多会买现成的。朱敬伟对捏泥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捏泥人的第一步,是把人的头部揉捏出来,人物脸形多以鹅蛋形为主,鹅蛋形好塑。”之后,便是捏鼻子、嘴巴、眼睛和耳朵,再给泥人戴顶帽子,加几根头发。
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颇为考验创作者手上的功夫,以及对人物的理解,也就是朱敬伟所说的“心手合一”。传统手艺人很难将构思写下来,心里和手里的感觉也是瞬息万变。“有时喝口水回来,觉得刚才捏的这个人放的位置不对,得再挪挪。”
上世纪50年代,修淮河、建设新安江水库,水利建设搞得如火如荼,朱敬伟所在的河海大学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决定以此为题材,创作一组作品,向老一辈专家学者,以及至今奋斗在建设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
《测量》《打夯》《筑坝》等不同场景被塑造了出来。朱敬伟善于捕捉和呈现瞬间表情,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各异,动态十足,服饰和工具都惟妙惟肖,让观赏者沉浸在故事情节与彼时场景中。
寻常巷陌中的秦淮小景,朱敬伟做了上百件,他将这个系列称为南京的《清明上河图》。“整个系列计划做20米长,目前已经完成了7米。”完成的那部分,朱敬伟断断续续花了10年时间,“最难的地方在于素材搜集。”他介绍,这个系列作品最后压轴的应该是红白喜事方面,表现老市民的日常生活。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宗青 钱念秋/文 赵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