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南京明瓦廊:烟火气里的文脉香
  如今的明瓦廊以小吃一条街闻名
  路边的法桐枝繁叶茂,有几层楼高
  梅宅旧址,现在是南京信息管理学院
  修缮复原的东晋古井,地上刻的“古井记”诉说着往事
  元朝大龙翔集庆寺的桩基柱石
  扫码看视频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1

  位于南京新街口闹市区的明瓦廊,以小吃一条街闻名遐迩。易记皮肚面、老头盖浇饭、铁板烤鱿鱼……是多少南京人大快朵颐的标配。

  夏日炎炎,明瓦廊热腾腾的烟火气愈加浓烈。不过,文脉君此次的探访并不为吃,而是寻访一处有故事的旧地。

  咱先从明瓦廊的得名说起。也许你会问,明瓦廊,顾名思义,不就是卖瓦的吗?

  明瓦廊得名源起于明代。当时街道两侧盖有官廊,廊中经营“明瓦”的商铺鳞次栉比,所以得名“明瓦廊”。

  所谓明瓦,是民间盖房嵌于窗户或天棚上的一种透明瓦,用半透明的蛎、蚌等物的壳,磨成薄片制成。据《肇庆府志》记载:“蚝光出阳江海中,蚝别种,无肉,治其壳,施以窗隔,薄而明,谓之明瓦。”

  明代时,玻璃是一种奢侈品,即使一般富裕人家也用不起。所以人们做窗户、搭天棚,都是用这种“明瓦”。不过,那时许多明瓦并不是用这种原料做成的,而是用羊角代替。

  因为南京不产海蚌、海蛎、蚝之类,要获得它们成本很高,因此南京人用它们作装饰的较少。当时大量的明瓦,是用羊角熬煎成胶,然后再挤压成薄片而成。这种明瓦成本低,且坚固耐用。当时明瓦廊就有好几家用羊角制作明瓦的工场。

  《南京文献》记载:“羊角灯者,昔金陵特产,用羊角熬成胶液,和以色彩,凝而压薄成片,谓之明瓦,金陵街市有明瓦廊,皆制此者也。”

  到了清代,南京地区仍普遍使用这种明瓦,特别是秦淮河两岸。吴敬梓在其名著《儒林外史》中描写道:“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走路人并不带灯笼……”可见当时此灯盛行。现在,在明、清时代留下来的一些深宅大院、古庙大刹里,仍可偶尔见到这种“明瓦”。

  2

  明清时,明瓦廊有众多官衙和达官贵人的府邸。要说这里最有名的家族,非梅家莫属。清《同治上江两县志》:“明瓦廊,有陕西会馆,又有梅文穆公祠。”

  梅文穆指的是梅瑴成,出生于1681年,号循斋,别号柳下居士,清朝安徽宣城县人,清朝著名的数学家。他最闪亮的身份是康熙的数学老师。梅瑴成继承的是祖父衣钵。他的祖父梅文鼎(1633—1721),是清初著名数学家、史学家、天文学家。

  梅瑴成晚年回到明瓦廊旧居,他死后谥“文穆”,其后人于明瓦廊旧居悬金字匾额“梅文穆公祠堂”。

  有关资料显示,梅瑴成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赐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历任江南道御史、光禄寺少卿、通政司参议、顺天府府丞、通政司右通政,刑部右侍郎、左都御史。

  受家学熏陶,梅瑴成从小就跟祖父学习数学和历法,他学贯中西,精于天文、算学。梅瑴成参与“钦定”大型丛书《律历渊源》(全书100卷)中的《历象考成》(40卷)编纂,整理和编纂了《数理精蕴》《梅氏丛书辑要》,增删校订了程大位的《算法统宗》,其中《数理精蕴》一书,流传很广,为数学教学主要教材之一。梅氏家学在梅文鼎、梅瑴成等人的相继推动下,对康雍乾时期以及后世天文、历算、数学有非常大影响。

  梅瑴成告老后,乾隆赐宅第于南京,由“宣城梅”迁居开“金陵梅”梅氏一宗。在明瓦廊梅宅,梅瑴成把祖父梅文鼎一生文稿编为《梅氏丛书》,计25种。同期,清朝文学家梅曾亮也居住于此。

  太平天国初期,梅宅为高级将领府第,后期为忠王李秀成的删书衙。天京陷落之后,梅宅遭到严重破坏。

  3

  那么,今天的明瓦廊还找得到梅宅的踪迹吗?

  据考证,梅宅的大致位置在今明瓦廊64-66号。这里现在是南京信息管理学院,前身是明瓦廊小学。

  走入这里,有一种有别于街头喧嚣的宁静。青色砖墙、草木成荫,仿佛延续着旧时光。

  现代化的办公区中特意辟出一块微景观,保护着一口东晋古井,一篇刻于地上的“古井记”娓娓诉说着往事。

  “今日明瓦苑,昔日帝师宅。商贾云集处,人文荟萃地。自古毗皇城,而今更繁盛。”

  《古井记》讲述了这口古井的发现经过。丙戌年(2006年)的一个冬日,南京信息管理学院建设掘地时发现了这口古井,修缮复原于此。

  文脉君巧遇几位这里的工作人员,都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在昔日帝师的宅邸工作,也是特别的体验。

  在工作人员热心的指引下,文脉君还发现了墙边装置在玻璃中的两个宝贝,是两块元朝大龙翔集庆寺的桩基柱石。据考证,集庆寺建于1329年,毁于1388年的寺内大火。明瓦廊地区在当年的寺庙范围内。两块柱石是校区建设中发掘出来的,经南京市文物局批准后由南京信息管理学院收藏。

  一如那口古井井下至今有水,饮水思源,文脉不绝。一条明瓦廊,彰显着历史文脉,沉淀在老南京的记忆深处。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