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高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大热天负重六七十斤下潜清理污水管
城市隐秘角落“清洁工”做着“最脏的工作”,却给我们最干净的环境
  宋长俊下井
  宋长俊下潜到污水底下
  工友帮宋长俊冲洗
  扫码看视频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产生大量污水,在通往污水处理厂的过程中,污水也可能会因为管道堵塞等问题“外逃”。而每天成功解决这些隐患的,是城市污水管道“清洁工”。他们做着“城市里最脏的工作”,却给千家万户带来了最干净的生活环境。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楠 徐红艳/文 徐洋/摄

  潜水员负重六七十斤在污水井下作业

  8月17日下午4点, 南京市建邺区元前路上,地下管道排查工作正在展开。打开污水检查井盖,直径70厘米的井口刚好能容纳一个成年人的身躯。井下,浑浊的污水还冒着泡,水流湍急。

  32岁的宋长俊是一名潜水员,在3名施工人员的帮助下,他穿上了厚厚的防水服。井下管道水流冲击力大,污水又自带浮力,为了顺利到达井下,宋长俊腰间绑上了重达40斤的铅块。

  下井前,他还要戴上封闭式头盔、两层胶皮手套。头盔上牢牢绑系着3根管线——一根供应空气的胶管,一根联络通讯的缆线,以及一根安全绳。整套“装备”算下来,足足有六七十斤。

  “准备下!”下井命令发出后,宋长俊沿着井壁上的梯子缓缓下井。地上的工友们将输气管及安全绳一点点下放,一会儿工夫,他就全身没入湍急浑浊的污水中。眼睛压根看不见,他就凭借多年练就的“手感”来摸排管道连接处是否有异物。

  为了保证安全,地面上的配合人员随时与宋长俊通话,同时也在密切观察着安全绳和井内水情的变化。不一会儿,水下传来动静,宋长俊摸排完毕。

  在安全绳的牵引下,他慢慢浮出水面。由于在水下耗尽了力气,在工友的拖拽下,他才艰难地爬上地面。刚坐到地上,大家轮流给他浇水“冲凉”,一旁的射水车随后为宋长俊冲洗全身。

  像这样的作业,宋长俊每天要进行2-3次。

  曾连续作业4个小时,上来后手都在发抖

  宋长俊是南京水务集团排水设施运营中心的一名潜水员,负责疏通、封堵城市雨污水管网,这一职业被不少人形象地称为下水道里的“蛙人”。

  如果发现污水管道存在淤堵等情况,首先会考虑射水、清污等机械化疏通作业,如果机械无法完成,就是“蛙人”上场的时刻了。下井后,他们要靠双手摸排判断管道是否出现混接、错接,并进行管道连接处的清除淤泥、封堵等工作。

  “污水都比较浑浊,再加上氧气在面具里冲,眼泪直流,我们在水下完全是闭着眼睛工作的。”因此,很多危险发生在不经意之间,比如,在污水下曾遇到突然停止供氧的情况,“那个时候紧张坏了。”宋长俊回忆说,遇到不好处理的情况,自己最长在井下连续呆过四个小时。“当时是进行封堵拆墙作业,上来后真的身上发软,手都发抖。”

  20多个巡查员每两天摸排5万个污水检查井

  如果说蛙人摸排、清除异物、封堵,是对污水管道进行“治疗”,那么“把脉诊断”的工作,则由地上的巡查员们负责。

  50岁的张玉海是南京水务集团排水设施运营中心巡查管理员,有着30年一线工作经验。当天的摸排,就是因为此前巡查员发现这里的井内水位和上游有50厘米的水位差。“这就说明有问题,两个井之间相差50厘米,非常高,上游污水随时有可能外溢。”

  据张玉海介绍,巡查员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车到路面上巡查,看看是否存在漫溢的情况或痕迹。此外,每天都要随机抽查一些污水井,查看是否有水位差。“若发现有情况,就向上通报,让潜水员进一步检查解决。”

  巡查员一天至少要巡查20条道路,每条路必查。“来来往往就是30多公里,风雨无阻。”在南京主城区,像这样的一线污水管道巡查员有20多个,每两天,他们就要对5万个污水检查井进行一次排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