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朱永新:阅读就是看风景的过程
  朱永新 受访者供图
  《造就中国人》
  朱永新 著
  海天出版社
  扫码看视频

  7月底,江苏书展北京分会场,朱永新携新书《造就中国人》在 “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上发表了同题演讲。谈起阅读与教育,朱永新不需要演讲稿。毕竟,他已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奔波了二十余年。

  今年,朱永新已经年逾花甲。他依然源源不断地为中国以及世界教育贡献面向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也一直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贡献自己力量。朱永新著作等身,他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同时也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新阅读研究所创办者。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张垚仟 实习生 刘敏

  1

  《造就中国人》一书分为三编。第一编“阅读为什么很重要”,详细阐释了阅读对国家、民族、个人、学校、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编“今天我们应该读什么”,详细介绍了由朱永新设立的新阅读研究所研制的面向9个群体的各100种阅读书目(共900种)。第三编“今天我们应该怎么读书”,朱永新从个人经验出发,对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读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阅读为什么很重要?用一句话总结,朱永新认为,“阅读是提升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公平最有效、最直接、最廉价、最便捷的路径。阅读是站在人类的文明和智慧的基础上,创造个人、学校、城市和国家更美好的未来。”

  具体到个人,“人生下来,就是为了看这个世界的风景。”除了物质的世界、自然的风景,还有一个更精彩的精神世界,“阅读就是一个看风景的过程,就是一个看精神风景的过程。真正喜欢阅读的人都知道,那些最精彩的书籍,那些最伟大的经典,它的奇妙、神秘、深刻,绝不亚于任何自然的风景。中国古人就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会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看得更清晰,看得更好。腿不能到达的地方心可以到达。”

  从2003到2020年,朱永新在全国两会提出了关于阅读的提案和建议有30余件,“很多人知道,建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自从2003年两会开始,我就提出来了。连续提了十八年,但一直未被采纳,可谓‘屡败屡战’。但我仍然认为,这个提案的意义和价值远远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

  作为一名教育家,在朱永新所发起的新教育实验中,他也将阅读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并提出了“营造书香校园”。

  “我曾经打过一个比喻,画两个圈,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阅读。这两个圈放在一起的话,它的重合度至少超过50%以上。如果我们把阅读的事情做好了,教育就成功了。如果教育把阅读的事情做好了,那么我们的阅读推广也就有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这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同一回事。”

  18年前,朱永新提出“营造书香校园”的时候,“书香校园”还是一个很陌生的概念。而现在,几乎每一个与儿童阅读相关的行动中,都离不开“书香校园”。

  2

  基于对阅读重要性的认知,朱永新格外强调书籍质量的重要性。“现在中国每年新出版的图书有40万种,甚至更多。书店里的书籍琳琅满目。买什么书给孩子读?很多父母和老师束手无策,所以我就提出来,开卷有益的时代过去了,要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最好的书。”

  正因为如此,朱永新设立了新阅读研究所,成立了专业化的团队,专门研究适合不同人群阅读的书目。从2010年开始,历时9年,研究所完成了包括0~18岁的儿童基础阅读书目的《中国人阅读基础书目》研制和发布,其中包含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父母、公务员、企业家等九个群体。

  每一份书目的研制都会确定不同的理念、标准,并经过读者的投票和专家的检验。以《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为例,这套书目包含30本基础阅读书目和70本推荐阅读书目。在研制过程中,研发团队首先确立了比较一致的选择标准:关注作品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尊重孩子的兴趣,也强调书目的引导性;尊重市场的选择,也强调作品的经典性;关注作品的趣味性,也关注作品中的形而上思考;突显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但也强调孩子作为未来世界公民所具有的现代观念;强调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但也尊重孩子的自由自主选择;关注小学阶段的年龄特点,也考虑与学前、初中阶段的阅读衔接。

  经过8个月的讨论之后,研制项目组初步确立了书目,之后又在腾讯网、教育在线网站就大书目进行网络海选调查投票,获得了10万个有效的调查数据;同时,项目组在北京、山东、河南等省份10所城市和农村学校的6000名学生、老师和家长中进行试读调查,收到了几千份试读学生、老师和家长的试读调查表,作为项目的重要参考数据;最后,项目组在国家图书馆举行了咨询专家座谈会,征求专家们对书目的意见和建议。

  “最终的‘30+70’的《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是充分听取了孩子、教师、家长、学者、网友等多个群体的意见后形成的。” 让朱永新欣慰的是,这套书目受到了很多老师以及家长的认可,成为他们为孩子挑选书籍时重要的参考标准。

  3

  朱永新的阅读观和教育观建立在多年的研究和深刻的个人体悟上。在朱永新的人生轨迹中,阅读也曾深深地影响了他。

  1958年,朱永新出生于江苏大丰。父亲在一所乡村小学教书,母亲在政府的招待所工作。小时候,朱永新兄妹三人借住在母亲工作的单位里,也正因为如此,朱永新得以读到客人们随身携带的各种书籍,在那个缺乏书籍的年代,阅读弥足珍贵。“带着书的旅客,都愿意把书借给我读,但因为他们可能第二天就要出发,我必须连夜读完。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成为了我的拿手好戏,也是妈妈送给我最宝贵的礼物。”

  1978年,朱永新考入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的政史系,开始了有意识地、系统地阅读。从中外诗歌到各类政治哲学、社会学的名著,再到人物传记……因为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朱永新读得最多的还是各类教育学、心理学的著作,这也为他日后出版十六卷的“朱永新教育作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7年底到政府工作以后,朱永新开始大量阅读管理学著作。1999年,他读到了《管理大师德鲁克》这本书,其中讲到德鲁克与父亲去看望导师熊彼特。熊彼特当时已经在弥留之际,他对德鲁克父子说了一段让朱永新铭记一辈子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

  “这句话对我影响也很大,好的理论如果不能够改变生活,不能够影响我们的教育,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那个时候我已经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多年,也出版了很多的著作,但是,很坦率地说,我并没有真正走进教育生活,更谈不上影响和改变教师的生活。所以从1999年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开始走进教育生活,改变我的教育的话语方式和行走方式,发起了新教育实验。”

  经过20年的发展,这个影响深远的民间教育实验已有5200多所学校加入,其中不少是乡村学校。因为这个转变,千千万万学生如新教育期望的那样,成为和谐发展、个性张扬、具有自我学习和发展能力的独立个体。

  如今,朱永新依旧在推进新教育实验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我们继续探索如何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也相信,经过新教育共同体的不懈努力,在不远的未来,新教育实验学校将培养出一群又一群长大的孩子,从他们身上能清晰地看到:政治是有理想的,财富是有汗水的,科学是有人性的,享乐是有道德的。这就是我们新教育人孜孜以求的共同朝向。”朱永新说,“教育要想解决人的问题,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话

  阅读和写作相当于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读品:您有什么阅读和写作的经验、方法或者心得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朱永新:要想找到阅读和写作的时间,首先必须从思想上真正把阅读和写作当作最重要的事情。试想某一天,你本来已经把时间排满了,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突然约你相见,你会不去吗?肯定会想方设法相见。阅读和写作就相当于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这个人。认可这一点,就一定能找出时间。要想有时间读书和写作,学会利用零碎时间也非常重要。早晨早十分钟起床,可以挤出时间晨读;晚上少看一点电视,翻几页书应该可以做到;节假日休息时,推掉一两个应酬,就有了整块时间。不能小看这十分钟、这几页书,阅读像爬山,不怕慢,只怕站。只有多重视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才可能把时间积少成多地利用起来,反倒可能赢得更多整块的时间。只有抓紧点滴时间阅读,才可能积跬步以至千里,才可能节约时间、事半功倍,阅读和写作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

  

  读品:在国家和政策层面,您关于阅读的提案带来了哪些阅读和教育方面的改变?

  朱永新:近三十年来,中国本土原创的儿童文学作品越来越多了,好作品也越来越多。早年间,我在研究儿童阅读书目的时候,认为国内的童书比例不能低于50%,这是对当时中国本土原创的保护,但同时也产生了困境:有时候实在很难在本土原创中选出优秀的作品来。如今,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变。比如由新阅读研究所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童书榜”中,原创绘本童书《一条大河》位列榜首,而且榜单里76%的童书都是本土原创。

  

  读品: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句话的来由和背后的意义吗?

  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是新教育实验发起六年之后,在教育理想与理论方面探索的重要成果。这句话的完整表述是“帮助师生(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说到底是一种素质教育,我们也希望能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尽管对“素质教育是什么”有不同的论述和标准,我认为有三个标准应该是大家公认的。第一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第二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三个标准是,素质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就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人最基本的素质是人的精神成长,而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所以,素质教育应当从阅读开始,阅读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中国要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大国,从人力资源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如果没有阅读,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离开了阅读,就谈不上素质教育。

  朱永新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中国阅读三十人论坛”成员,新阅读研究所创办者。2020年5月,获“2020年国际安徒生奖IBBY-iRead爱阅人物奖”。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