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8月以来,由于持续高温,中暑频发,南京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工作量持续处在高位。现代快报记者获悉,8月1日至8月4日下午2时,南京市急救中心共接到46名因中暑需要急救的病人,其中以中老年人等体质较弱者居多,年龄最大的接近80岁,中暑时间集中在11时至19时之间,发生地点大多为高温封闭房间、室外空旷区域等。症状多为头晕、体温较高、恶心、大汗、意识模糊等,个别重症中暑患者病情危重。
通讯员 国立生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峻 实习生 刘宁子
老人散步中暑晕倒
建筑工人热射病昏迷
8月2日傍晚6点左右,一名老人散步时晕倒,出现大量出汗、面色潮红、神志不清等中暑症状,路人发现后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市急救中心立即指派就近的救护车出车急救,经随车急救医生诊断,老人中暑了。在对患者给予监测生命体征、物理降温、补液等急救措施后,紧急送往医院。
8月3日下午,鼓楼区某建筑工地上,一名30岁左右的建筑工人由于长时间工作,出现了昏迷、浑身发烫、口吐白沫、面部抽搐等中暑症状。急救人员赶到现场时,患者体温高达40℃,病情危重,初步诊断为热射病。经过开放静脉通道、补液、物理降温等紧急救治后,将患者送往南医大二附院继续抢救。随车急救医生仇为豪说,好在抢救及时,患者已脱离生命危险。
如何防中暑
急救专家这样提醒
南京市急救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副主任医师严智勇介绍,最近接到的中暑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以长时间在户外活动中暑为主。而根据往年的急救情况来看,中暑患者也是以中老年人居多。老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对体内环境感知能力差,又不能及时补水、补盐,因此更容易中暑。还有老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在家不开空调,造成体温高热,“焐”出热射病。
严智勇提醒,炎热天气不要长时间进行户外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减少户外活动,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外出时应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要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平时可多吃西瓜、黄瓜、西红柿等蔬果。在户外工作的人员要注意防暑降温。同时,企业应合理调整作息时间,可采取多班轮流作业制度,避开在温度最高的午后安排作业,并为作业人员提供防暑降温饮料和药品。
严智勇还指出,相对于成人,儿童的体温上升很快,由于代谢旺盛,体内水分流失速度也快。家长要做好监护工作,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封闭的汽车内,以免孩子受到高温侵害。一旦感觉不适,要立即停止活动,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盐分的水。
严智勇介绍,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长时间热辐射作用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头痛、呕吐、大汗、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等,重症还可昏迷甚至死亡。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热痉挛最轻,主要表现为四肢肌肉的痉挛;热衰竭较为严重,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虚弱无力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最为严重,表现为意识模糊、昏倒、头晕和癫痫,不及时治疗有生命危险。热射病发病时特别凶险,会导致肺水肿、脑水肿,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患者感觉有头晕、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要及时用湿毛巾擦身或喝冷饮降温。此外,保证睡眠、清淡饮食也有助于预防中暑,最好采取少量、多次的饮水方法补水。对病情危重或经适当处理无好转者,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送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