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一篇题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冲上微博热搜。“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首句读完,大多数网友就“卡住了”,全文因大量生僻字和晦涩典故引发网络争议。
根据浙江教学月刊社微信公众号“教学月刊”8月2日发布的文章,“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浙江省高考阅卷大组教授点评文章时称,老到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俱备。不少网友却认为,通篇堆砌,如此难懂的文章,当不得“满分”二字。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侯天卉
正方
满分是对才子的珍惜
浙江省高考阅卷专家点评时曾说,从文中可以体会到考生阅读量极大,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远超于一般高中生,但不建议同学们模仿其中的晦涩。
“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会给满分!”著名诗人、小说家黄梵也认为,该学生对事物的看法不单一、幼稚,很有思考力。高考如果只用单一的考核标准去遴选,必会令擅长其它文体的才子落选或委曲求全。高考是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遴选,满分是对这个学生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的褒奖,传递的是老师对才子的珍惜。
一名文学博士微博留言:“看了三遍,没看懂。文章本质是给人阅读的,如果不知所云,就是失败的。”针对这一观点,黄梵也有自己的看法。“文章的主题应当是多重的,不然历代学者对经典的诠释就没有意义,所有诠释其实都构成经典的一部分。我们主要已被单一主题的写作教学带偏了,所以,面对文章的多重主题和多重真实,就很不适应,会以晦涩难懂来掩饰我们自己的阅读惰性。”
反方
不好好说话,生僻表达没必要
“撇开引用不谈,没有一句话是好好说的。”悬疑小说家、《萌芽》主编赵长天之子那多在微博中坦言,“文章需要准确传达作者的情和意,很罕见的时候,我可以理解写作者在当代汉语里找不到合用的词,必须往生僻里找,但我个人写作生涯里从未碰到此类情况。这篇满分作文里每一句话都有普通读者不熟悉的词汇,这是迫不得已?”
在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得主马伯庸看来,这篇作文很难用“满分好作文”或者“烂作文”来简单评价。最夺人眼球的部分,是大量的生僻词、生僻典故和生僻表达,说明考生知识面和阅读量都远超同侪。虽然用对了地方,但没有必要,正如网评所说,“不说人话’,辞不配位。”
“这篇文章的文风,充斥着怪异、造作的翻译腔与不分场合的滥用,沉迷在不可名状的‘高级感’中。”马伯庸说,“这篇文章成色如何且不论,至少夺人眼球是做到了。”
专家
表达要有思想和张力,鼓励百花齐放
其实这样的满分作文并不少见,在江苏2010年高考中,在命题作文《绿色生活》中,一名考生通篇以骈体古文的方式完成,阅卷老师在读到此文时,视作“怀疑卷”提交给专家组。古典文献学专家在看完此文后,仅对文字的注释就记满了4页纸,最终也被判为满分作文。
“这篇作文虽然存在拽词的成分,但总体来说写得不错,表面的表达和内在表达之间,要形成一种张力,如果像白开水一样就没意思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解释说,在阅卷过程中,阅卷人停留在每位考生试卷上的时间有限,更鼓励学生在考场上百花齐放,写出有亮点、有特色的文字。
骆冬青认为,不应当以单一标准来衡量中文、评判文学,只要能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就是优秀的。
正方
考生阅读量极大,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远超于一般高中生,但不建议同学们模仿其中的晦涩。
——浙江省高考阅卷专家
满分是对这个学生思考力和表达能力的褒奖,传递的是老师对才子的珍惜。
——黄梵
反方
撇开引用不谈,没有一句话是好好说的。
——那多
看了三遍,没看懂。文章本质是给人阅读的,如果不知所云,就是失败的。
——一名文学博士
虽然用对了地方,但没有必要。
——马伯庸
中立
如果看不懂,就先别着急说它好不好。
各有千秋,允许个性。
写得很好但不用硬凹。
——网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