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新街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改内容变形式,还组建队伍带着五六十人一起玩
她让失传的秣陵花船再现乡村舞台
  李仁华(右二)在表演 受访者供图
  扫码看视频

  “小小花船两头翘,小小花船向东流……”9年来,这首小调搭配花船表演,出现在南京秣陵的大小舞台上。68岁的李仁华是秣陵金园花船队队长,家住南京江宁区秣陵街道家园社区。9年前,她通过努力恢复了曾失传的秣陵花船技艺,并加以改良使之重现乡村表演舞台。如今花船表演越来越受欢迎,秣陵花船也被江宁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周明

  一心恢复花船,有时做梦都会梦到

  早在100多年前,秣陵一带就盛行花船表演,深受当地老百姓欢迎。但后来,秣陵花船的表演技艺逐渐失传,成了老百姓口中的传说。

  “我小时候就听奶奶说,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追捕新四军到了秣陵这一块,当时新四军就是藏在了花船里,才躲过追捕。”奶奶讲的这些故事留在了李仁华心里。后来李仁华退休后,去了秣陵街道老年大学,“大家聚在一块也经常聊到花船”。李仁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老年大学的同学都来自秣陵周边,不少人都听说过花船的故事。渐渐地,李仁华了解到越来越多跟花船有关的信息,“我意识到花船表演有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我就想能不能恢复花船表演,不然就这么失传真的太可惜了。”

  有了想法的李仁华立马行动起来。她找到了家园社区,希望社区能提供帮助,“当时社区跟我说,这个是好事,但到底能不能恢复起来,不能光靠说,得拿出个东西(花船)。”

  要想恢复花船表演,就得先把花船做出来,为此,李仁华找到了秣陵街道双金社区的周建中,“他跟我说过,他爷爷以前就玩过花船。”但由于时间太久,花船的制作技艺,周建中也不记得了,只能用纸给李仁华画个大概样子。

  得到图纸的李仁华如获至宝,她赶紧回家开始研究,“有时候做梦还会梦到,夜里一两点醒了就立马起床去做。”回忆起当时做花船的场景,李仁华说,“家里人都觉得我疯了,没事就自己坐在屋子里琢磨着做。”

  改内容变形式,花船再现乡村舞台

  “以前的花船都用纸糊,很不结实,我就拿自家的窗帘布做尝试。”在用坏了三四把菜刀、许多木材,撕毁家里的窗帘后,李仁华终于将秣陵花船做了出来。但她没想到的是,花船体积很大,挑在身上很是吃力,晃动起来也不方便。“以前花船都是男人玩的,所以比较重。”为此,李仁华依据图纸,对花船结构进行了改良,做出了女人也能玩的轻巧花船,“以前花船非常大,两米多长,我改成了一米多长。”

  2011年,李仁华带着做好的花船再次找到了家园社区,“社区不仅给了我经济上的帮助,还提供了排练场地。”就这样,李仁华带着四五个人排练起来,并成立了秣陵金园花船队。李仁华清晰记得,花船队第一次表演是为一个90岁老人庆贺生日,当时老人的家人特意找到了花船队,“我们热热闹闹表演了一场,大家都很喜欢。”

  表演一段时间后,李仁华发现传统的花船表演形式十分单一,也十分枯燥。为此,她对表演内容进行了创新,撰写了《奶奶的回忆》,“把奶奶跟我讲的故事都编了进来,要有变化,不能总演一样的东西,大家会看腻。”

  不只对表演内容作了改变,李仁华还加入新乐器和新舞蹈,“我们加了洋琴、古筝、笛子等伴奏,舞蹈里也加入了腰鼓等。”在对表演内容和形式进行改变后,花船的表演层次更丰富了,老百姓也更爱看了。

  组建花船队,带着五六十人玩起来

  “很好玩,有意思。”采访中,好玩是李仁华一直挂在嘴边的词。在李仁华眼里,花船表演本身很好玩,而成立花船队带着大家一起“玩花船”则更有意思。

  自2011年李仁华成立秣陵金园花船队以来,先后到秣陵的凤凰山、殷巷、杏花村以及河海大学等多地演出,花船这一表演形式越来越受欢迎。“我们也到幼儿园去表演,一些小朋友也很喜欢。”花船队的精彩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团队里有老年人也有年轻人,还有几个小学生呢。”李仁华告诉记者,这些“小队员”,“有时间他们就会过来,在我们队里弹奏乐器,比如古筝和笛子。”

  李仁华说她收队员没什么要求,只要真心喜欢花船就能加入,“现在花船队已经有五六十人”。而对于花船队的管理,李仁华有着自己的一套观念,“要平等,要以和为贵。”由于团队里有一些老成员,年纪大了,不能再上台演出,“即使他们不上台了,但我们的演出费还是会分给他们一些。”李仁华说她最注重团队的和谐氛围,“如果要加入我们船队,就不能吵架不能闹矛盾。”她坚信,只有这样,花船队才能健康发展,给大家带去快乐。

  目前秣陵花船已被江宁区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秣陵金园花船队则奔走于各大舞台,再现花船的流光溢彩。

  链接

  秣陵花船

  花船,也称跑旱船、彩龙船,是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之一。秣陵花船发源于秣陵街道,最早可追溯到太平天国时期。逢年过节或农闲时,人们就在田间地头、打谷场上、农家大院里表演这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以此来庆祝新春或表达丰收的喜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