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把脉问诊”,展开专题询问。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有备而来,现场发问。16个问题涉及就业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等,省政府副省长率8部门负责人一一应询。据悉,这是在今年这个特殊年份,省人大常委会安排的唯一一项专题询问。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鹿伟 徐苏宁
今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社会的救助体系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
突发状况下对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手段?
早动手早发现早救助,减少不必要的申请环节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社会的救助体系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燕文提出第一个问题:“疫情过后,省政府在突发状况下对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手段?”
副省长赵世勇回应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省各级政府迅速安排,迅速组织排查,组织发放临时救助补贴和价格补贴,组织发放防疫物资,有力地保障了这些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过,他也坦言,还要完善紧急情况下的社会救助高效反应机制。今后,将立足于“早”:早动手、早发现、早救助。制度设计上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申请环节,能用数据说话的,避免层层填表开证明等。
对可能陷入困境的如边缘人口、重疾患者、外来人口等平时都应纳入监测视野,动态掌握是否有收入减少、孩子上学、罹患大病等问题,一遇重大突发事件便于及时跟进。
如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一靠发展,二靠兜底
在以低保、特困为主的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后,如何保障面广量大的低收入困难群体和支出型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社会委主任委员杨勇的问题是,省政府如何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赵世勇回应说,目前正在实施的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实际上已经是解决相对贫困的探索和实践,目标是“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到去年底,已经基本完成相关目标任务,254.9万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年收入均达到了6000元以上。
但与此同时,基础还不够牢固,返贫的风险依然存在。赵世勇在发言中透露了一个数据,近期,全省共排查出2.55万户、7.83万易返贫、致贫人口。已脱贫低收入人口中,患大病的占6.5%、患长期慢性病的占22.6%。
“落实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要求,主要靠两点:一靠发展,二靠兜底。”赵世勇说,发展,首先是巩固好现阶段脱贫攻坚成果。其次是促进就业创业。第三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兜底,就是发挥社会救助在解决相对贫困特别是支出型贫困中的重要作用。下一步将按照“扩面、分层、提质”的思路推进。
生活不能自理如何有质量地生活?
将农村敬老院打造成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在城乡救助对象中有一些失能、半失能、重残、重伤和一些特困人员,他们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需要有机构长期护理。目前很多农村敬老院和体制内城市养老机构还不具备条件提供这种长期的护理。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惠娟提问:“政府如何系统处理好这些问题,让这些群体能够有质量地生活?”
到去年年底,全省有养老床位67.5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是36.8张,护理型床位达到26.69万张。在介绍完这个还不错的成绩后,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自揭短板,目前全省农村敬老院有958家,当中具备长期照料服务能力的只有123家,“这个就是我们工作的短板。”吕德明表示,省民政部门将推进机构保障能力建设,尤其是针对农村这块,将农村敬老院向区域性的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升级,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还要在城镇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同时适时与财政等相关部门研究,对护理标准提标问题再进一步研究。
危房改造实行分档补助,救助对象需支付一部分翻建或者维修费用,有些住房困难户无法筹集经费,放弃危房改造。
如何解决农村困难群体住房兜底保障问题?
年底前确保救助对象实现住房安全保障
危旧房改造可以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但有一些家庭在享受分档补助后,仍然无法筹集剩下的经费。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顾正中关注的问题就与此相关。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目前,全省大概有22.4万户农村危房得到改造,发放了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24.7亿元。省级层面从2017年起就在国家补助的每户1.2万元基础上提高了标准,比如拆除重建,苏北是2.2万元/户,苏中是2万元/户,苏南是1.8万元/户,市县财政也专门列出预算,加大补助力度。另外,各地也积极探索利用社会力量,来帮助困难户。
顾小平说:“2019年两部委明确要兜底解决,各地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政府托底安置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房置换等来兜底解决。”同时,他提到,危房是动态的,四类对象也是动态的,所以要开展排查工作。“今年1月底,排查出来的农村救助对象的危旧房,到目前为止已经解决了。”近期还要组织一次排查,确保救助对象今年年底前都能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的目标。”
此外,会上的提问还涉及就业、教育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