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防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送水牌”的南京人:守住500米,就是守好家
  认真巡查
  夜间更不能大意
  交接水牌
  卞小龙在巡查大堤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杰 摄

  “你那边啊有什么问题啊?”“没有啊。”“那你辛苦了。”……在南京高淳区水阳江砖墙镇相国圩大花滩段一线,每到汛期,巡查员都会手持“相国圩水牌”沿线巡查。这种古老的汛情巡查方式已有500多年历史,在水阳江沿线圩区沿用至今。

  水阳江是高淳区防汛的重点区域。水阳江砖墙镇段5.7公里,设置了9个值守点。7月7日开始,64岁的南京高淳区砖墙镇西江村村民卞小龙和另一名村民轮流值守其中一个点,24小时轮休一次。

  “送水牌”,即巡查人员将水牌从一个巡查点送到另一个点,每个巡查人员手持水牌巡查时,不仅要关注水位情况,还要关注沿线圩堤是否有渗漏和塌方。水牌分“去牌”和“回牌”,从起始点送到终点的水牌是黄色“去牌”,反方向的是白色的“回牌”,巡查人员将水牌送到下一点后,要将反方向水牌带回出发点,每小时送一次。

  “水牌”为细长形,约四五十厘米,既是巡查人员的身份象征,也是用来初步测试渗漏情况的简易工具,更提醒巡查人员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往返传递,保证了巡查的有效性。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约从明代起,水阳江边就采用“送水牌”方式巡查汛情,已经有500年历史了。如今,高科技的防汛巡查手段有很多,但在相国圩区,“送水牌”的古老方法一直被沿用着。

  “水牌”在手,责任在肩!卞小龙说,巡查必须是在大堤沿线,尤其是背水坡处;必须穿胶鞋,不能穿拖鞋……他脚上的这双胶鞋,是2016年巡堤时穿过的。

  7月17日白天,高淳下了一场大雨。堤防背水处,重重叠叠了许多脚印。雨后,晚霞爬上天空,一片昏黄洒在水阳江上和巡堤人的脸上。卞小龙再次出发,天越走越黑,一手是“水牌”,一手是电筒。

  他查得越来越仔细。不仅要从堤坝上看水面流动情况,还要听堤坝下是否有异常水声。“两个点之间,每个地方都拨开看,有渗水要立刻打电话上报。” 卞小龙告诉记者,一段500米长的路程,认真巡查来回需将近1个小时。

  夜色渐深,站在大堤上,沿线是今年刚装好的路灯,远处一阵阵光是安徽宣城行驶的车辆。“有一回夜里走着走着,有只小兔子在草丛里一跳一跳。”卞小龙说,“我是在水阳江边长大的,2016年江堤还是泥巴地,现在铺了水泥和柏油,越来越高。对我来说,守住这一段大堤,就是守好我们的家。”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卢河燕 实习生 陶佩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