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感动中国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6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常州新北区:
“3+3”工作法凝聚万千“马甲红”战“疫”力量
  志愿者们奋战在抗“疫”一线 通讯员供图
  “马甲红”是那么动人

  成千上万的“红马甲”志愿者,成为一座城市的另一种“基础设施”。如果不是疫情突然降临,他们可能还都只是你我身边普通又平凡的某个“他(她)”。疫情防控期间,常州市新北区充分发挥群众性优势,不断增强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意识,形成了“3+3”工作法,助力该区“阻击疫情 志愿同行”文明实践行稳致远。

  

  通讯员 王忠良 夏蔚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梦雅 刘国庆

  一纸倡议书凝聚各方志愿力量

  1月26日,常州市启动了“一级响应”,社区小区封闭管理,商场公园暂停营业,高速公路设立关卡,整个城市也仿佛按下了“暂停键”。疫情的发展,影响着这里每一个人的每一个生活细节。以前理所当然、毫无阻碍的衣食住行、寻医问药,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语境里,都成了全新的挑战。

  自1月28日起,新北区各部门协同志愿者协会先后发布四次志愿服务倡议书和志愿招募公告,累计招募到志愿者1.2万余名参与到抗击疫情的各项志愿服务中。党员干部、社工、青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公益力量汇聚在战“疫”集结号下。疫情打乱了这群人的计划,却赋予了他们共同的新名字——志愿者。

  在新北区三井街道玉龙湾花园的门岗上,有一位特殊的执勤人员,他就是秦岭社区的党员志愿者印跃鑫。印师傅刚满60岁退休,是一名有31年党龄的老党员,即便已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他依然不服老,每天印师傅都会按时到岗,协助社区做好门岗执勤工作,为出入人员量体温、做登记、查通行证。“只要能为疫情防控出力,再忙再累,也是值得的。”他在微信群里写道。

  来自西夏墅的殷燕芬经营着一家贸易公司。面对疫情,她报名成为了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在G42(薛家)道口和S357(罗溪)卡口几天志愿服务的经历,让殷燕芬感受到志愿者每天站在寒风中的辛苦与不易。于是她和做餐饮的朋友联系,成立了配送暖心小组,为各个站点的志愿者配送夜宵点心,炒面、馄饨、热饮……每天换着花样来,有时送完夜宵已经是深夜12点了。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许多西夏墅工具企业及个体户纷纷主动联系她捐赠资金和物资,并协助她完成配送服务。

  刘丽娜是新北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的专职心理咨询师。这次,她从一开始就报名了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S122(西夏墅)卡口、G42(薛家)道口值勤,有时一次就认领连续好几天的班。她还组建专业团队,在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冥想及心理援助项目,尽全力帮助大众放松身心、减轻焦虑、舒缓情绪。她说:“我们‘宅’家不‘宅’心,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祖国加油。”

  城市运转的微小空白,他们来填补

  随着疫情发展,不断有新的问题被发现,并被志愿者注意到。随着小区采取封闭管理的措施,怎么买到平价菜、孤寡老人的生存问题等也是志愿者希望帮助解决的问题。

  邵蓓是秦岭社区的党小组长,今年38岁,有16年的党龄。在了解到社区门岗缺人手、急需志愿者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门岗上,邵蓓除了自己参与站岗执勤外,还带上了她的母亲。母女俩在门岗上通力协作,对小区出入居民进行登记核对、体温监测,守好门岗出入口。每逢假期,平时忙于工作的邵蓓都会腾出时间好好陪伴儿子,辅导儿子功课。这个特殊的假期,她值守在抗疫一线,只能安排儿子在家自己学习,但邵蓓丝毫无悔。她说:“我是社区的党小组长,在疫情防控这种重要时刻,更要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小组里的其他党员做好表率。”

  两个多月来,在新北区薛家镇,一辆贴着横幅的依维柯总是很拉风地开在路上,一路上不停地播放抗疫宣传语。一段时间下来,一些对病毒不屑一顾的“老顽固”们,不再聚会了;一些曾经嘲笑别人的中老年人,也乖乖戴上了口罩。这波转变的背后,离不开志愿者李政平、徐黎明的硬核宣传。

  李政平、徐黎明都是薛家镇吕墅的企业家,他们年龄相仿,又是铁哥们儿,在疫情防控期间,两人更是成为“超强CP”,热情又严格的工作得到居民朋友们的一致好评,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蒙面侠”。就连那辆天天出镜的依维柯,也有了一个新名字——“雷神车”。

  社区防控第一责任人:

  用责任感守护着大家庭

  开展疫情防控以来,新北区新桥镇锦海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吴小燕就一直“逆行”在抗“疫”前线。作为锦海社区“第一责任人”,她一心一意用自己的行动全力去保障和守护辖区1万多居民的安全。

  春节前,吴小燕就部署了全体网格员在各自所辖楼道建立居民群。疫情蔓延以来,这一个个网格居民群发挥了巨大的宣传和信息扩散功能,在第一时间传达疫情防护知识和小区管控信息公告等。防控期间,每天早上,吴小燕来到社区的第一件事,便是了解“消杀”工作的进行情况,然后召集工作人员部署当日工作。在她的安排下,集合社区工作人员、物业公司、网格员等成立了清洁消毒组、“四包一”工作组、核查登记组、后勤保障组、排查宣传组、综合信息组,如同流水线一样保持运作步调一致。今年2月3日下午,吴小燕在小区巡查时,突然晕倒在地,经过十来分钟的休整,她总算是稍微恢复了意识,原来是连日来的睡眠不足,外加从年前开始就犯的眩晕症和突发高血压把她打倒了。她没告诉家人,吃了药睡了一觉,又开始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小周书记是我们社区的‘宝藏男孩’,有他在,我们一定能安全渡过疫情难关。”社区居民口中的小周书记正是三井街道府新社区书记周耀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名技能满点的“80后书记”,用最强大的行动力和最纯粹的责任感守护着他的“大家庭”。

  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府新社区范围内有3户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以及48户从疫情重点地区返常需要居家隔离的家庭。为做好防控工作,周耀清化身社区“外卖小哥”“接送司机”,为居民送去爱心包裹,将回常居民接回家隔离。他已记不清自己总共接过多少次外地返常人员 ,“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我不上谁上?”

  党员志愿者:

  用行动展示“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党员更是用行动展现了“我是党员我先上”。

  防控期间,在常州滨开区圩塘治安卡口,不少路过的人能看到一位左臂缺肢的男子忙碌着给经过卡口的人测体温。他是李立峰,春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名志愿者。圩塘治安卡口是G346常州与无锡的交界处,来来往往的人大多是跨市、甚至跨省的,车流量巨大。一天七个小时下来,因为身体特殊无法换手休息,他的右手甚至会僵硬到无法正常弯曲。“大家放心,我睡一觉就好了,明天,我还能来!”这是一名党员的抗疫心声。

  2020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由于机场处置重点疫情地区来常人员存在移交慢、渠道不畅、解决问题难等因素,导致留驻机场时间过长,既有疫情传播隐患,又严重影响防控的正常运作。2月4日上午10点,新北区卫健局接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示,要求由区卫健局牵头负责组建一支政府派驻机场工作组,主要负责分流、处置、转运重点疫情地区来常人员及发热人员。

  2月5日上午9点,从区委宣统部、区商务局、区卫健局、罗溪镇政府等各部门抽调的志愿者们便按时到岗。这支来自新北区的政府驻机场工作组,不管是凌晨,还是黄昏,只要有“任务”落地,他们永远都会第一时间赶赴留观室等候交接,严把关口,直到送完最后一批旅客,才会安心离开。

  江苏启航开创软件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马玉龙带头成立党员突击服务队,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攻坚“不见面”服务保障。通过“启航全民大健康(不见面)医疗服务平台”为江苏省人民医院、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等30多家医院开通“互联网+”发热门诊咨询、心理咨询门诊等,平均每个单位保证在接到任务到平台功能模块初步上线不超过36个小时,让患者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在线问诊,避免交叉感染。“互联网+发热门诊”产品免费开发支援总额达340万元。

  “疫”线好人模范,冲锋在前显担当

  50岁的徐卫星,1990年参军,2005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十多年全情投入,创办“卫星E站”、发明关爱空巢老人“贴心一键通”,发起“众筹式”警务联盟,“下活”了社区打击防范和管理服务“两盘棋”,打造了社区警务模式在城镇化进程中因势而变的新样板。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嘉奖20余次,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中国好人、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徐卫星“掌管”的飞龙社区有常住人口1.8万人、流动人口1.7万人、小区7个,为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做到不漏户、不漏人,坚决保证疫情防控无死角、零盲区、零疏漏,徐卫星每天白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逐家逐户走访,还积极带领辅警值守路口卡点;晚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杀菌,排查从湖北返常人员。遇到各类应急情况,他总是第一个出现,组织应对和处置。

  徐卫星发现辖区内有许多独居、孤寡、高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手机电脑不会用,出门也不方便。为保障辖区老人在疫情防控期间生活物资充足、身体健康安全,徐卫星带领卫星E站,化身“咨询师”“心理师”和“配送员”,向老人们手把手传递疫情信息、自我防护知识,免费发放口罩1000余只,同时通过心理疏导排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并将新鲜的蔬菜肉类送上门,保障老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像徐卫星这样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好人模范,还有很多。

  “3+3”工作法,助力抗疫志愿服务

  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新北区不断增强全社会积极主动参与志愿服务意识,通过“三步走”战略,实现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推进、专业化引领、常态化保障“三项机制”,形成了“3+3”工作法。

  贯彻“三步走”,迈好志愿服务坚定步伐

  防控疫情斗争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党群同心、和衷共济,全区充分调动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据介绍,在志愿者工作中,第一步做法是以防控的迫切需求为工作导向,广泛动员各类志愿服务主体走在防控工作前列。疫情开始后,新北区按照“一级响应”的部署,全面落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要求,自1月28日起,区委组织部、宣传统战部(文明办)、团区委、妇联、卫健局、志愿者协会协同发布志愿服务倡议书和志愿招募公告。党员干部、社工、青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文明单位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公益力量汇聚在战“疫”集结号下,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到“最后一米”。

  第二步是以整合优化各项措施为工作中心,合理调配志愿者资源有序参与防控工作。全区火速制定抗击疫情志愿服务联系制度,用好各类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志愿服务招募需求,公开联系人和联系方式,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畅通志愿服务参与渠道。每天为工作在一线的志愿者固定送去定额的口罩、手套、护眼罩、暖宝宝、姜糖片等物品装备,与志愿者深入交谈,了解志愿者工作和生活情况,征求改进工作意见。

  第三步是以聚焦创新服务方式为工作重点,注入志愿服务力量为防控疫情工作提供助力。依托全区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借助学习强国、本地公众号、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等各类线上平台努力为全区居民提供精彩纷呈的文化志愿服务。

  强化“三项机制”,软硬兼施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效能

  新北区志愿服务还注重加强制度化、专业化、常态化建设,着力在“促协调、搭平台、抓亮点、勤督促”这12个字上下功夫:通过促协调,多方联动、形成合力;通过搭平台,整合资源、扩大影响;通过抓亮点,树立典型、推广提升;通过勤督促,优化过程、强化落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和防控疫情志愿服务工作往实里做、往深里做、做到心里去,这不仅是响应疫情防控号召,阻击疫情、志愿同行,更是助力全区新形势下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行稳致远的重要抓手。

  一是制度化推进,用“硬约束”为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护航。全区明确防控疫情志愿者准入标准,细化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流程,优化志愿者人身安全保障,形成一套稳定有序、动态优化的“闭环式”制度体系。

  二是专业化引领,用“软引导”为防控疫情志愿服务促普及。侧重招募有医学、心理咨询、应急救援等专业技能的志愿者,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加强与本地及其他各地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集合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社会各方文明创建主体,发动全区统一战线的中坚力量,发挥区新联会、新阶层人士的优势作用,积极提供物质帮助、医疗支援和技术支持,通过网络及时准确传递疫情发展情况,并面向全市市民开展防控知识普及。

  三是常态化保障,用“内外监督”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和防控疫情志愿服务提升效能。定期开展工作效能反馈,反思防控疫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在内部监督中不断提升管理手段;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及纪委巡查督查的实效,在外部监督中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大力选树疫情防控工作先进典型,创新宣传方式,灵活运用网络媒体和智能技术,及时发掘宣传广大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斗争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真正形成全社会各方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正能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