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6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6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还记得大明的玄武湖吗?
它记得全国每一个人!
  玄武湖航拍图
  黄册库文化遗址展览馆
  (本文参考:《显微镜下的大明》 马伯庸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部分资料来自玄武湖公园管理处)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初夏,又到了南京玄武湖的赏荷季。假如穿越回明朝,可否泛舟湖上赏花?想多了!大明两三百年间,这里是禁地,存放着国家重要档案。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让我们把时针回拨几百年,一起去看看,这座规模空前的档案库房里,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刘静妍 张然/文 赵杰/摄

  壹

  北有幕府山,南有鸡笼山,西有石头城,东有紫金山。山围故国周遭在,玄武湖像一块碧玉镶嵌其中。

  在朱元璋眼里,这么大一个湖,中间突起几个小岛,距离岸边又足够远——真是个天造地设的秘密基地。隐蔽,安全,又离他自己家够近。

  朱元璋修了一道从太平门到台城的城墙,断开了湖水和覆舟山、鸡笼山的联系。又在钟山临湖的地方,修起一座太平门,门外修了一条太平堤。

  几年后,他又把城墙加高、加厚,整修堤坝,向北修建新城墙,断开外界窥探或入湖的通道。这么一来,后湖基本与四面隔绝,好风光也被重重锁住。

  这些还不够!“秘密基地”落成后,湖面日常戒备森严,昼夜都有人巡逻、放哨。官船停泊在太平门外,每个月只有固定的几天才摆渡。过湖的所有人都要有凭证,还得核实身份。

  贰

  玄武湖公园里有一座湖神庙,庙里祭奠的是一位“毛老人”。他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都和这个秘密基地有关。

  第一个版本:悲壮人设。

  传说当年后湖居民听说要拆迁,一点都不欣喜,反而极不情愿。他们推选毛老人去阻止这件事。毛老人编了个理由,说湖上老鼠特别多,不适合存放黄册。朱元璋一听,你不就姓毛吗?和“猫”一个音。你来管,肯定镇得住老鼠。毛老人拒绝了他。朱元璋很生气,把他打入大牢。这个有气节的毛老人,在牢里绝食而亡。

  第二个版本很血腥。

  黄册库闹鼠患,毛老人因为姓谐音“猫”,被朱元璋活埋了,还为他建了一座庙,封他为湖神。

  前有“田德满”填满燕雀湖,后有“毛老人”替“猫”震老鼠,朱元璋是得罪了编剧吗?要这么黑他。

  可信度最高的一个版本里,老人是智囊人设。

  他向朱元璋建议,把房子修成东西向,出太阳的时候先晒东边,太阳落山的时候再晒西边,这样利于维持室内干燥。朱元璋开心地采纳了。

  叁

  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秘密基地?

  这里是大明的大数据库房——后湖黄册库。生于大明的每个家庭,每个人,这里都有记录。每一个!

  这种户籍册,一式四份,送到中央的叫正册,用黄色封面;布政司、府、县各留存一份副本,用青色封面,以示区分。

  黄册运送到南京后,要先举办祭天仪式,然后正式入藏后湖黄册库。

  这座超级数据库,落成于洪武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四年之间,最初的规模是36间库房。洪武十四年,第一次全国大征集,5万多本黄册从各地到南京集合,共占用9间库房、35座架阁。黄册每十年更新一次,经济越发展,每期数量越多,而旧档案不会销毁。因此,库房也在不断扩建。

  永乐迁都北京,黄册库保持原地待命,由南京户部代管。

  直到明朝末年,黄册库壮大到近千间的规模,遍布后湖各个岛屿。

  肆

  黄册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如此重要?

  朱元璋一统江山,下一步当然是想弄清楚全国有多少人、多少地,收税也好有个依据。

  朱元璋先是下了一道大白话圣旨,宣布上线“户帖制”,做一下人口普查。洪武十四年,由“户帖”提档升级而来的“黄册”正式上线。

  有人认为,它的封面是黄色的,所以叫黄册。还有种说法,黄册的“黄”,来源于“黄口”。这个词本意是雏鸟,后来代指幼童,人们常说的“黄口小儿”就是这个意思了。孩子一出生,就要“上户口”。所以,“黄”也就演化出人口的意思,成为户籍的代称。

  和户帖相比,黄册对户籍信息、产业记载更详细。人口增减、财产变化、买卖明细都记录在案,还能体现变化。

  伍

  南京后湖黄册库,几乎陪伴大明走过了完整的“一生”。这么一个庞大的实体数据库是怎么消失的?

  1644年,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大明王朝宣告“全剧终”。其实,这也是黄册库命运的终点。

  很快,清军南下。南明小朝廷连喘息的功夫都没有,哪里还顾得上黄册。黄册库撤去封锁,大批南明士兵涌入,以暴力分拣的手法,把这些精致的籍册运走。他们要做什么?万万没想到,竟是敲结实了做铠甲,搓成棉纸条做火药捻……

  清军进入南京,第一时间控制黄册库。他们原本指望接管一批重要档案。一清点却发现,这几乎是一堆废纸,毫无价值。

  于是,曾经举国之力打造的黄册,被论斤变卖。昔日不轻易示人的国家重典,被摊在大街上叫卖。

  桐城人方文见了,忍痛写下:“数年不到三山街,今春偶到多感怀。”

  陆

  曾经由朱元璋亲自主持设计、重磅打造的黄册,此时怎么会变成街头论斤卖的废品?

  原来,到了明中晚期,黄册的日常更新、维护机制早就瘫痪了。黄册库只是维持着表面的虚假繁荣。直到明朝灭亡,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什么秘密?简单地说,就是作业数据造假,作业本粗制劣造。

  对各地上交的黄册,朝廷要求走高端定制路线。统一厚实的棉纸,用棉线穿起来,装订成册。要用到糨糊,得加点明矾、花椒,防虫蛀。黄色的封面,要用天然染料黄檗汁染,也有防蛀效果。

  地方大户为了偷税漏税,逃避徭役,想尽办法数据造假。为了销毁“作弊”证据,造黄册的时候就在糨糊里加甘蔗汁、蜜水。要不了几年,虫子就帮忙把数据“初始化”了。

  到了明末,黄册质量更是失控。有抄作业、糊作业的,还有超前完成作业的。

  某个府县,崇祯十五年交的作业,居然和洪武年间的一模一样。更厉害的,连“崇祯二十四年”的作业都提前做完了。他们大概没想到,崇祯只到十七年,就草草下课了。

  柒

  堂堂黄册库,每次收作业,难道没有校对人员吗?有,是来自南京国子监的实习生。

  起初,每逢十年一次的大造之年,国子监一千多号学生几乎倾巢而出,得忙三个月才收工。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照前后数据,做加减验算,找差错。

  湖上湿气重、蚊虫多,夏热冬冷。白天封闭式作业,晚上不许点灯。不发工资,也不算进实习经历……后来,实习生越来越少,大家都找各种理由推脱。但工作量还在那里,只多不少。于是,工作效率无限降低,工作周期被无限拉长。

  其实,黄册库不仅不给实习生发工资,就连它自己的营生也很艰难。它没有单独的经费,日常开销要靠着业务相关的部门,吃百家饭。

  正德年间,黄册库官员想到一条营收之路:罚款。黄册被校对出差错,就要处罚当地主管部门。这笔钱,经手官吏当然不会自掏腰包,而是摊派给了基层百姓,还要层层加码,从中牟利。腐败由此滋长。

  到了明中晚期,黄册制度濒临崩溃。这只是整个大明病入膏肓的症状之一。

  黄册库的兴衰,像极了大明王朝的晴雨表。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