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新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安乐园的早茶

  □南京 傅明和

  

  小时候,住在水西门一带,偶尔嘴馋了想下馆子,就去朝天宫附近的安乐园去吃一碗牛肉面。那时候一碗牛肉面大概是一毛多钱左右外加三两粮票,几片干切牛肉,满满的卤汁汤,周围百步都飘满了清香。

  有一次临近月底,我去安乐园想吃牛肉面,但是粮票找不到了,粮票没有和钱放在一起,没有办法就想回去了。这时看到有人多给了几分钱,也没给粮票就买到牛肉面了。我一问得知,安乐园和其他面馆一样,每到临近月底,可能会有一些议价面卖,这议价面,就是相当于多给一分钱抵扣一两粮票就行。但不是每天都有,也不是每个月快到月底就有,而是看情况的。

  那时候粮票都不够吃,因而每到月底,家长就多给几分钱叫我去吃议价面,不要回来吃饭了。

  后来,工作了,口袋里的钱也多了,粮票也成了历史。早晨经常去安乐园吃牛肉馄炖,吃锅贴,吃豆沙包子,偶尔也能点几个菜。为什么总是去安乐园?因为好吃也不贵。

  本世纪初,周边的居民很多都拆迁了,但是有不少老人还是从很远的地方去清真安乐园菜馆吃早茶。早茶以面食为主,不仅有牛肉包、豆沙包、酥烧饼,还有馄饨、面条、炒饭、汤粥等。

  安乐园的豆沙包馅多饱满,豆沙不掺杂红豆皮,那热热的、甜甜的、沙沙的流动馅,吃到嘴里一阵甜细的感觉。很多人吃着带着,一包一包的豆沙包往家里带。每天早晨,清真安乐园买豆沙包的窗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吃完了早茶,还顺便买一只咸水鸭。记得安乐园搬到王府大街早期,我们经常去安乐园看宰鸭,开水脱毛后由厨师用安乐园自家传承的调料和工艺现场制作。后来,城区内不给养活禽了,看不到宰鸭了,但是清真安乐园的鸭子选材和制作工艺不变,仍然保留着鲜嫩而略咸带香的口味。

  我们的同学同事和朋友聚会,非要到清真安乐园菜馆,一是因为怀旧,二是为了顾及同学同事中有汉民有回民的风俗口味。我的同事和同学岁数都大了,有些人牙齿也不好,在安乐园点一些嫩菜,以照顾整个群体。安乐园的牛肉圆是每次聚会必点,这种牛肉圆叫做闷钵牛肉圆,不仅香嫩润口,牛肉香和鸡蛋香交织,松泡泡的,很软和。据说这也是安乐园的招牌菜,有“中华名小吃”的美称。

  我们这些老年人聚会中还有一道必点的嫩菜是特色鱼面筋。安乐园的特色鱼面筋,一眼看去以为是油面筋,咬一口下去却是鱼肉嫩鲜,牙多牙少、牙好牙坏都能吃得满嘴鱼香。

  到安乐园菜馆去聚会,吃的是品味,吃的是环境,吃的是一份从童年到老年的坚守。昨天在安乐园大厅,我遇到一位年轻女子买了几大袋的包子和牛肉圆准备带走。她说她父母都住院了,每天都想吃安乐园的豆沙包和牛肉包,还要给他们带去闷钵牛肉圆。她还说,她的父母年轻时住在城南,经常去吃安乐园的小吃和炒菜。

  现在她家拆迁了,但是她还是经常乘公交和地铁到安乐园买外卖包子和牛肉圆回去给年迈的父母尽孝心。

  ●●●点评

  从计划经济的粮票说起,儿时的记忆里不仅有饥饿,还有美食的诱惑,淡淡的忧伤开头,深深的变迁隐藏文后,引而不发,文字控制力极强。文尾邂逅一年轻女子专程买牛肉圆给父母,也是神来之笔,既写出城南市民对乡愁的眷恋,也写出普通市民的拳拳孝心!—— 吴晓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