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重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5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苏主场活动南京开幕
中科院院士:江苏在为45亿岁地球建数据库

  今天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昨日,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江苏主场活动在南京开幕。现场,“院士之家”“省政协科协界委员活动之家”揭牌。

  当天江苏省科协还召开了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会上,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骏透露,他们正在为45亿岁的地球建立深时研究中心。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在苏州为地球建立深时研究中心

  地球自诞生到现在,已经45亿岁。45亿岁的它,有多少密码有待解开?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骏透露,他所带领的团队正在昆山高新区建立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所谓深时,是指时间维度的远。“空间的远叫深空,海底的远叫深海,时间维度的远叫深时。”

  陈骏介绍说,这个研究中心,汇聚了国内一大批科学家,同时也吸引了十多个国家地质调查局和国际研究机构。“地球有45亿年的历史,生命形成有35亿年的历史,在时间长河中,地球既经历过冰期,又经历过暖期。地球处于冰期时,整个地球被冰雪覆盖。地球处于暖期时,可以暖到没有一点冰……这些数据在全世界分布着。将来,要把这些大数据集成数据库,建在苏州,使苏州成为未来国际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基地。”

  陈骏透露,目前,团队正在为这个中心建设申请国家重大国际科学研究计划。

  陈骏介绍说,地球科学数据面广量大、用途多。比如,与国防安全相关的海洋和地球深部的探测数据、与能源资源相关的关键矿产资源数据等等,所以,打造这个中心,对在若干关键领域获取、掌控、挖掘和形成一批全球数据意义重大。

  空间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正在南京筹建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的核心科学和前沿学科之一,天文学的创新水平是各国科技实力的综合体现和重要标志。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常进表示,南京天文科研和科普资源集聚度位居国内城市前列。南京有中国首座现代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天文教育的排头兵——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唯一的天文仪器研制和技术发展基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

  南京目前已经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以前沿科学为核心的空间天文探测研究基地。

  “为了整合在宁的空间天文研究资源,引导中国空间天文实现跨越发展,为南京打造天文国家实验室提供支撑,紫台、南京大学等正推动空间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常进透露,空间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将面向空间天文科学前沿,提出旗舰型的天文大科学装置的思想,特别是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组建空天探测与运空实验装置,开展先进材料和核心探测技术载荷的研发测试,建设光学材料分析、加工与检测平台,以及统一高效的空间天文运行中心和天文科学大数据中心,打造新一代自主天文科学数据共享应用生态链,努力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国家空间天文大科学设施,弥补南京地区缺乏大科学装置的短板。

  目前,这个中心正在向科学院报大科学中心,已经被列入筹建阶段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