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2020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5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昨天开幕,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发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大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习近平、李克强、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和大会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座。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应出席代表2956人。22日上午的会议,出席2897人,缺席59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上午9时,栗战书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全体起立,高唱国歌。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

  根据会议议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八个部分:

  一、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二、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三、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四、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五、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六、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八、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据新华社

  现代快报推出原声H5

  “37次掌声里的总理金句”刷屏

  快报讯(记者 安莹) “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其间,现场响起37次掌声。

  不少代表和委员都表示,今年的报告虽然短,但是内容丰富,且求真务实,让人格外动容,倍觉振奋、提气!

  现代快报第一时间推出《原声H5|37次掌声里的总理金句,来逐一解锁!》,产品上线后很快刷屏。现代快报推出的新浪微博话题#37次掌声里的总理金句#,上线两个多小时,阅读量就超过了1100万次。想听暖心又给力的“最强音”,请扫二维码解锁每段掌声里的总理金句。

  报告中这些话,让人信心倍增

  ●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我们也付出巨大代价,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

  ●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14亿中国人的饭碗,我们有能力也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

  ●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

  ●要切实保障所有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民生也必将助力更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敢创业。

  ●依法打击各类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

  ●只要我们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奋力前行,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据新华社客户端

  2020年主要预期目标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进出口促稳提质,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重大金融风险有效防控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今年主要工作

  ■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 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 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

  ■ 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

  ■ 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 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

  ■ 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

  ■ 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

  ■ 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

  ■ 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开展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

  ■ 全国近3亿人领取养老金,必须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 将参保不足1年的农民工等失业人员都纳入常住地保障

  焦点解读

  1

  GDP增速不设具体目标

  有何原因?有何用意?

  “今年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昨天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出,这句话就在网上刷了屏。

  没错,GDP增速目标,这个历年最受关注的经济指标之一,没有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这个安排乍看觉得意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首先要明白此举是在什么背景下作出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形势,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这个形势,主要是全球疫情蔓延、世界经贸形势带来的未来不确定性很大。拿去年来说,世界经济增长低迷,国际经贸摩擦加剧,加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果如何呢?我们攻坚克难,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基础。

  但此次面对疫情与世界经贸等因素叠加,其不确定带来的影响将更大于以往。据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非同凡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3%,亚洲则可能遭遇60年以来的首次零增长;

  ——欧盟委员会5月预测,今年欧盟经济将萎缩7.5%;

  ——WTO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可能缩水13%到32%。在WTO最新报告中,今年二季度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继续下挫到87.6,达到这一指数推出以来的最低值。

  这么多国际机构集体“看衰”今年全球经济走势,意味着大家必须承认这样的现实:这场二战结束以来人类面临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世界经济可谓是雪上加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金李说,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融入全球经济,新冠肺炎疫情还在蔓延。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各种不确定性夹杂在一起,不设定GDP增长目标,是实事求是、负责任的做法。

  如果硬是要设置一个目标呢?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如果贸然设置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或者为了达成目标而采取不切实际的行动,由此可能造成一系列副作用,更得不偿失。

  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

  不提GDP增速具体的量化指标,不代表没有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经济增长,更不是踩着香蕉皮,滑到哪算哪。而是“对疫情前考虑的预期目标作了适当调整”。

  在首场“部长通道”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经济量化指标,没有提到GDP增长指标。客观上讲,GDP指标已经融入其他指标中,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翻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被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一个直观印象就是,稳就业保民生是首要任务的硬指标。当下,不仅要继续加大“六稳”工作力度,还要落实好“六保”任务。这“六保”是刚性任务,“六保”底线兜牢了,“六稳”目标就能守住,经济基本盘也就能稳得住。

  一些代表委员接受采访时说,没有GDP增长硬指标的约束,地方政府能更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国经济的成色,决不会因GDP增速不设具体目标而“褪色”。

  路透社在一篇报道中关注中国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做法,称中国正在加大逆周期调整力度,促进经济复苏。近期向好的数据可以佐证,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共享平台……中国经济虽然遭遇冲击,但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步子并没有停下来。

  今年一季度,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就增长了13.2%。疫情催生并带动了一系列新兴产业的发展。

  特殊之年,发展任务依然繁重。凡事要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中国的发展必将充满希望!据新华社

  2

  钱从哪儿来?“三保”如何保?

  “紧日子”咋过?

  昨天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在昨天举行的全国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面对分会场记者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第一时间给予回应。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再发力?财政收入紧张,刚性支出的钱从哪里来?

  “我们将从质和量两方面下功夫,既做加法、也做减法,调整结构、有保有压,坚决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刘昆说。

  钱从哪儿来?

  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表现是增支,在收入增速放缓情况下,就要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刘昆算了一道加法题:财政赤字率计划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增加了1万亿元的财政资金;中央财政还将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并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调入近万亿元资金。此外,还将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1.6万亿元。

  他算了笔账,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预计分别超过18万亿元和24.7万亿元。一收一支,多出来的逾6.7万亿元就是释放出的财政资金,比去年加大了力度,做好了对冲,实现了积极。

  此外,刘昆说,去年我国减税降费规模达到2.36万亿元,这一制度性安排今年将继续实施。

  为应对疫情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又出台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预计今年减税降费新增规模将达到2.5万多亿元。

  “三保”如何保?

  受疫情影响,今年地方政府的日子不好过。针对媒体关心的地方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问题,刘昆明确回应,总体看,地方财政运行是稳定、正常的。

  他说,今年财政收入下降,中央和地方都受到影响,地方财政减收增支的规模在8000亿元到9000亿元,一些地方“三保”面临较大压力。

  不过,前几个月中央财政加快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增加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

  “加强对地方的财力保障,是今年预算安排的重点。”

  刘昆介绍,中央财政今年提高赤字率增加的资金全部安排给地方,中央财政发行抗疫特别国债的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抗疫相关支出,这是对地方财政运转的强大支撑。

  此外,中央财政专门设立特殊转移支付,用于支持地方基层运转、保障基本民生,落实“六保”任务,中央财政对地方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安排增长10%,还将专门安排对湖北的支持,并将全力保障地方财政正常运转。

  “紧日子”咋过?

  面对吃紧的财政收支,今年政府的“紧日子”该咋过?

  近几年“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连年压缩,但刘昆认为在预算科学安排、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以及提质增效方面还有空间。

  此外,他说,政府过“紧日子”和保障政权基本运转上是没有矛盾的。

  今年中央本级支出中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超过50%,但工资等刚性支出是有保障的,机关正常运转也有保证。铺张浪费的钱绝不该花,绩效不好的钱也不该花,花了将被依法依规问责。

  在政府支出管理上,他提出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咨询培训、论坛展会支出,严禁新建、扩建政府性楼堂馆所。

  “当前还要严控非急需支出,把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落实‘六保’资金安排,兜牢民生底线。”刘昆说。

  据新华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