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5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滨海: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走向前列

  五月的滨海,繁花似锦、万物欣荣。行走在滨海大地上,无论是县经济开发区工业园、沿海工业园,还是镇区民营创业园,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一批批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到处一派生机勃发、大干快上的繁忙景象。

  今年是滨海产业转型攻坚年,该县牢固树立“工业立县”战略,坚持把调结构转方式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推动放大特色与产业转型相结合、做大规模与提升质量相结合,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力促坚决转、彻底转、转出一片新天地,走出一条具有滨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通讯员 滨宣

  聚力重大项目建设 激活发展“新动能”

  5月16日,滨海县举办全县产业项目、外资项目集中签约和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签约的2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的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分别达39.7亿元和26.9亿元,这些项目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市场前景较好,这是该县果断强化项目推进工作的崭新成果,也是全县上下战疫情保发展的又一次胜利。

  项目支撑发展,项目建设是当前滨海全局工作的第一位置、重中之重。致力招引重大项目,滨海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持续开展四季招商和项目建设竞赛等系列活动,同步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今年来,该县新签约银宝集团生猪全产业链、朗坤农科园等超亿元项目24个,新开工凯闻精密科技、正丰节能设备等超亿元项目20个,75个县“两重一实”项目完成投入25.4亿元。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滨海围绕推进企业转型,强化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快技术中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企业创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今年,该县加快推进星企引航,促进企业培大育强,推动中小企业上规模、规模企业上台阶,确保新增规模工业企业30家以上,培育市3星级以上工业企业15家以上,新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以上。

  此外,滨海以全省化工园区认定和化工企业关闭退出为契机,坚持以减促转、以转促增,推进沿海工业园脱胎换骨。该县一手抓关闭退出,一手抓复工复产,全力加大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力度,做到“两断三清”,年内确保关闭退出60家,复工复产20家以上。坚持绿色优先、转型发展,“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引进央企、国企兼并重组,提升项目层次。

  聚力产业转型升级 锻造发展“新引擎”

  5月15日,在滨海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吕巷公司生产车间,一只只后视镜成品源源不断下线。“公司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现在16条生产线全部开足马力,每天可生产后视镜4800只。”企业总经理夏益锋介绍,目前公司已与一汽、上汽、长城等30余家品牌车企达成战略合作。“三期项目正在加速推进,等日产能提高到2.4万只时,这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后视镜生产基地。”

  依托吕巷后视镜项目辐射效应,滨海现已引进舒马克汽车应急电源、奕凯塑业、胜凯美汽车贴膜等20多个汽车零部件项目,这些项目的集群发展,催生了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迅猛崛起。“我们将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为载体,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孵化器建设,力争未来实现入孵企业30家以上。”滨海经济开发区工业园主要负责人信心满满。

  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与壮大,是滨海聚焦项目载体、兴产业促转型的一个典型。近年来,滨海坚持“工业立县”战略不动摇,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魄力谋划产业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致力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构建完善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在建功“产业新盐城”中,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的北翼现代化大工业基地。

  滨海以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培育行动为抓手,围绕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新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做强做大,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梳理排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目标客户库、项目数据库、合作载体库,通过龙头带动、以企引企、强强联合战略实施,成功引进一批关联度高、产业链长的项目,推动产品链向前后道拓展、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形成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智慧园等多个产业集群,产业项目“蜂聚效应”日益彰显。

  聚力农业结构调整 厚植发展“新优势”

  农旅·朗坤农科园项目是滨海近年来现代农业单体投入最大、涵盖内容最全、科技含量最高、带动能力最强的农业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全县农业生产在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上的规模化应用,为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加快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来,滨海坚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业生产向特色富农、绿色兴农、融合助农、科技强农全面转变。

  重抓特色富农,持续优化农业结构。该县摒除调结构就是扩经压粮的传统思维,努力在综合利用、提高单位效益上布局谋划,围绕优质稻米、高效林果、生态养殖等六大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万亩设施蔬菜、万亩白首乌、万亩优质稻米等10个万亩基地建设,今年全县新增农业结构调整项目156个,其中签约项目22个,已开工69个,已投产65个。

  重抓绿色兴农,助推农产品品质提升。该县以绿色化、品牌化为方向,积极推进“两品一标一基地”建设,新申报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5个以上。加快提升品牌运营能力,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开展优质农产品推介等形式,不断放大“滨海大米”“滨海白首乌”“大套蜜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效应,将地方小品种培育成致富大产业。目前,全县拥有绿色食品4个、有机农产品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4个,累计建成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4个33.53万亩,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0%。

  重抓融合助农,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该县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将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支持龙头企业通过技改扩能、科技创新等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农业+旅游”,加大农业特色小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力度,植入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健康养生、文化传承等功能元素,推动农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全县建成29个休闲农业景点(村),其中市级以上6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