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真的没想到这钱能拿到……”4月27日下午,在吴门桥街道办事大厅,60多岁的刘阿姨(化名)拿着锦旗一遍又一遍地向街道计生条线工作人员陈颖表达谢意。
原来,春节前夕,刘阿姨来到街道计生窗口求助,称自己离异,有一个独生儿子是伤残人士,想申请计生特扶金。陈颖按照惯例告知刘阿姨提供相关材料就能办理,但刘阿姨表示独生子女证、独生子女残疾证自己都没有,申请所需的核心材料都无法提供。
据了解,2002年,刘阿姨与丈夫离婚,唯一的儿子离婚时判给了丈夫,独生子女证等材料也一并被前夫拿走,儿子的残疾证申领、签发信息均在父亲户籍地。刘阿姨所在社区无法掌握核实信息,仅凭一纸离婚协议书也不符合办理条件,社区让老人先去男方户籍所在社区协商调取儿子的残疾证档案,对方却回应时间久远,且不再是法律夫妻关系,涉及对方隐私无法提供,无奈老人来到街道求助。
老人无意抱怨了一句:“他(前夫)在户籍社区该享受的政策早就享受到了,为什么我不能?”陈颖听后心想,如果老人前夫申请过特扶金,那从前夫申请的档案中说不定就能找到需要的材料。陈颖随后请示区里能否帮忙协查档案信息,并安抚刘阿姨,请她回去等消息。
经过查询,刘阿姨前夫在2007年申请了特扶金,档案中有儿子的残疾信息。至此,老人申请特扶金的最核心材料已证实,陈颖按照办理流程逐级附全申请材料,并为刘阿姨审核情况及需跨年度补发金额核算情况进行了说明,最终成功帮助刘阿姨申请到特扶金,并补发了13年的特扶金共53040元。
“这件事让我感悟很深,作为面对居民办事的工作人员,除了要吃透政策按流程按规范来,有时还要根据特殊个案设身处地动脑筋想办法。”面对锦旗,陈颖表示自己只是做了分内事。
就在同一天,街道南环联合工作站姚淑怡也收到了一面锦旗。原来,半个月前,董阿姨来到窗口办理住房保障业务,办理业务时需要填写几份申请表格。“真不好意思哦,我没上过学。75岁了,只有自己名字写得还算利索。”董阿姨说。听后姚淑怡直接拿过了表格,一边询问一边帮助阿姨填写了相关信息,最后与她核对信息无误后,由她签字认可摁手印。这事小姚根本没放在心上,但她无心的举动却让董阿姨上了心。“我当时呀,就觉得心头一暖,这半个月我每天都在想怎么感谢你!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面锦旗就代表了我的心。”
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