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 周祖斌
五月枇杷黄似橘,谁思荔枝同此时。春末夏初之际,枇杷开始慢慢成熟。
枇杷又名芦橘、金丸、芦枝。枇杷与樱桃、杨梅并称初夏水果三姐妹,品种达二百之多。杭州塘栖、莆田宝坑、苏州洞庭东山为我国三大优质枇杷产地。枇杷果实根据肉色分可为白沙和红沙两大类,白沙较红沙为佳。枇杷表面有绒毛,未熟时青绿色,较硬实,芳香气味较浓。成熟后外皮一般为淡黄色,亦有颜色较深接近橙红色的。成熟的枇杷果子亦成束挂在树上,果子成圆形、椭圆或长状“琵琶形”。当在枇杷树上采摘时,你就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枇杷名字的由来:像极了乐器琵琶。
枇杷冬月作花,夏月结果,所以古人称它是“秋荫、冬花、春实、夏熟,备四时之气,他物无与类者。”枇杷成熟之时,那黄澄澄的果实,与密匝匝的绿叶相映衬,黄果绿叶,风光迷人。
枇杷有着“果之冠”之美名。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博得了一些文人墨客的交口赞美。宋人周必大的“琉璃叶底黄金簇,纤手拈来嗅清馥。可人风味少人知,把作春风夏作熟。”清代沈朝初《忆江南》词曰:“苏州好,沙上枇杷黄。笼罩青丝堆蜜蜡,皮含紫核结丁香。甘液胜琼浆。”对枇杷的色、香、味赞不绝口。
枇杷不但味美,形与色亦美。枇杷因其枝叶葱郁,经霜而不凋,有“质贞松竹”之气韵,果熟时有“玻璃叶底黄金族”之特色,向来是我国传统花鸟画的题材之一。宋代赵佶的《枇杷山鸟图》中枇杷果实累累,枝叶繁盛,一山雀栖于枝上,翘首回望翩翩凤蝶,神情生动。清代著名画家恽寿平曾画《折枝枇杷》,并在画上题有“笔端乱掷黄金果,不屑长门买赋钱。”吴昌硕有作品《枇杷图》,并题有趣诗一首:“五月天热换葛衣,家家庐橘黄且肥,乌疑金弹不敢啄,忍饿空向林间飞。”齐白石曾在一幅《枇杷》画上题诗:“果黄欲作黄金换,人笑黄金不是真。”
枇杷浑身都是宝,《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除果实外,枇杷花、枇杷核、叶、皮、根等都有各自功效。枇杷花,盛开在寒冬,一簇簇、一串串白里带黄的小花,芳香独特、傲雪怒放。蜜蜂采下的花蜜,便是“枇杷蜜”,属蜜中上品。枇杷花也给肃杀冬景平添活力,果农整枝后打下的枇杷花,是治哮喘的良药。枇杷叶全年均可采收,晒干煮水能预防感冒、流感,治疗肺热痰嗽。甚至枇杷核也有止咳润喉、清肺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
枇杷与我也有一种特殊的情愫。三十年前在部队当兵,营区的宿舍前面就有一棵枇杷老树,一年四季枝繁叶茂,充满生机。到了春天,金灿灿的果子挂满枝头,馋得我们口水直流。中队有规定不允许随便采摘枇杷,只有轮到我晚上站岗时,把枪往树下一放,轻轻地爬上树,先在树上大啖几口,那酸甜味道沁人心肺,然后再摘些枇杷塞满口袋。那样的晚上,两个小时站岗时间一会儿就溜走了,一扫平常站岗时的单调寂寞。三年后,我离开中队去上军校,那棵枇杷树还会时常走进我的梦里。
在这吃枇杷的季节里,赶紧去购买几斤金灿灿的枇杷,与家人亲友共同品尝,既可怀旧,又可大快朵颐,还能润五脏滋心肺,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