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警务辅助人员的现实困窘,改善其收入状况,解决其后顾之忧,是提升这支队伍的职业尊崇感、整体素质的必有之举
5月12日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在南京举行,《江苏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草案)》将提请审议(详见今日快报A3版)。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针对警务辅助工作风险高、强度大、负荷重的职业特点,规定警务辅助人员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在岗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不低于”和“动态调整”的措辞,意味着这一改善已经制度化,而不再是临时性、随机性的决定。关注警务辅助人员的现实困窘,改善其收入状况,解决其后顾之忧,是提升这支队伍的职业尊崇感、整体素质的必有之举——毕竟,以“最低工资”来招聘高素质人才,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
而藉此增进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则是法治之要求,是改革大势之要求。江苏现有公安警务辅助人员18.2万名。警务辅助人员在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处理违法犯罪、服务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不必讳言,这一群体的薪资水平相对并不高。从调研和征求意见情况看,待遇偏低、保障不足是全省面临的共性问题。而在省外,去年有消息称,天津市公安局调研发现,与北京、上海、重庆3个直辖市相比,天津的警辅人员占比和人均薪资均排名靠后——由此,《天津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也明确:按照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合理确定警务辅助人员薪酬标准,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财政状况等因素实施动态调整。
不独江苏和天津,近年来,各地频频通过收入状况的改善,善待任劳任怨的警务辅助人员,形成一股热潮。而解决收入方面的难题,是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乃至改革所寄望的内容之一。
早在2016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即印发《关于规范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从管理体制、岗位职责、人员招聘、管理监督、职业保障等方面,提出了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和要求。近年来,公安部多次发出深入推进人民警察管理制度改革之声。这对于警务辅助人员在身份认同感、获得感等方面实现提升大有裨益。例如,过去,一些警务辅助人员常被“你是干吗的”等问题扎心,而现在,随着职责权限明晰、“临时工”帽子被拿掉,警务辅助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得以增强。
无疑,在相关领域进行规范管理,推进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改革,事关队伍稳定和高质量平安建设。江苏将立法管理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是值得期待的改革之举。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