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4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小似陀螺大如鼓,南京空竹人的“三代绝作”
  孙光辉在演示抖空竹的技法

  “猴子爬杆”“鲤鱼跳龙门”“海底捞月”“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南京人把空竹玩出了各种花样。

  2011年,抖空竹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这项非遗的市级传承人,孙光辉不仅会抖空竹,而且会制作空竹。他的“作品”小的直径5厘米,可以像陀螺一样在地上转;大的直径52厘米,跟一面鼓差不多。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鸣 宋经纬/文 赵杰 钱念秋 郑芮/摄

  1997年做了1997个空竹,最大的像个鼓

  “我从小就和爷爷在夫子庙卖空竹、表演空竹。”15岁时,孙光辉正式跟爷爷学习制作空竹,到现在已经做了36年,“爷爷是跟老太爷学的。这样算下来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他的爷爷孙兴荣做的空竹,既精致又讲究,是南京城里老少皆知的一绝。

  1997年,正值香港回归,那一年孙光辉29岁。一家人忙活了一整年,做了1996个空竹,还没售出的空竹满满地堆了一室,但孙光辉总觉得缺点什么,“1997年意义非凡,我们再做个大的,凑足1997个,也算是一种纪念。”

  “这个直径达52厘米的空竹是我爷爷和我父亲的封山之作。”孙光辉说,那时候,他的爷爷已经87岁了,他的父亲也60多岁了。从选材、拼接到风干完成,他和父亲、爷爷三人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做出了这个超大空竹。

  现在,孙光辉把这个大空竹摆在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供来往游客参观。他说每每看到这个空竹,都会回忆起当初的制作过程,“想起爷爷和父亲的希望,希望我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

  传统技法有近百道工序,做一个空竹也要一年

  除了超大空竹,孙光辉还和爷爷把失传已久的迷你空竹——“地嗡”复制成功了,“直径只有5厘米,像陀螺一样在地上转,但也能发出空竹的嗡声。”

  一台车床、一个台刨机和几把大大小小的刀具,就是孙光辉制作空竹的工具。机器一开,刻刀一拿,孙光辉就知道要在哪里刻、刻多深,“不用尺子,这些早就记在心里了。”

  南京的空竹精细讲究,有很多细线条,“看着简单,其实工序很复杂。”孙光辉坚持手工制作,料子拿到手以后,要经过劈、锯、砍、车、刻等78道大工序以及十七八道小工序,才能制作成一个空竹,“跟着季节来的,即使只做一个空竹,也要一年的时间。”

  春天买竹子,一节节锯下来后,在江水里泡软,再截成厚度一样的竹圈,这就是空竹发声轮的“框子”。一根竹子能做几十个框子,孙光辉说竹梢做的框子小,只能做四五响的双头空竹。

  空竹为什么会响?框子上的进风口是关键,得有薄边、厚边。“十几个进风口,用大小不一的小竹片挡起来之后,再盖上盖子,用劲旋转起来,就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所以,抖空竹也叫抖嗡。”

  秋天的时候,孙光辉要给框子绑上麻绳,再把各个零件组合粘在一起。年关将至,空竹也做好了,孙光辉说以前都会拿到夫子庙去卖,边卖边表演。

  整理“抖空竹十八式”,有人想学他就教

  孙光辉不仅会做空竹,更会抖空竹。“南京人玩空竹的技法很多,不仅有传统的‘一人一空竹式’,也有‘一人二空竹式’‘一人三空竹式’‘二人一空竹式’,将其与杂技相结合,玩出了新花样。”

  “照镜子”“下面条”“猴子爬杆”“鲤鱼跳龙门”“海底捞月”“炒韭菜”“猴子过天桥”“二龙戏珠”“八仙过海”……孙光辉把这些传统的抖法整理为“抖空竹十八式”,他说:“我不想在我这一代失传,要好好发扬下去。有人想学我就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