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江苏文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4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谁说“分餐制”是西方专属?
中国自古就有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扫码关注
  江苏文脉公众号

  火锅、烧烤、小龙虾……文脉君已经两个月没下馆子了,想到这些都快馋哭了。目前,受疫情影响,很多餐馆开始实行“分餐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西方人的习惯吧?”其实,这并非西方专属,早在中国西周时期,“分餐制”就已形成。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宋经纬

  3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分餐制”

  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分餐制就已在贵族阶层中广泛存在。不过,“中式分餐制”与西方的餐桌文化诞生的缘由截然不同。

  “西式分餐制”直至文艺复兴末期才开始流行于欧洲,它的流行一方面是出于饮食卫生需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强调个体的独立性,而“中式分餐制”是周礼产物。西周时已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并用“礼”的形式加以强化。周礼对王、侯、士大夫的行走坐卧、衣着饮食都有明确规定。

  例如,据《周礼》记载,“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强调地位尊卑。

  “鼎”是烹煮的器物,“簋”是用于盛放食物的器皿。周天子跟其他诸侯大夫用的餐具数量是不一样的,当用“九鼎八簋”;诸侯王,则是“七鼎六簋”,总数上少了四个“锅”,但也够吃了。

  《礼记·乡饮酒义》中有载:“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以明养老也。”

  平民之间聚会饮酒也讲究“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六十岁的设菜肴三豆(豆也是一种盛食器),七十岁的四豆,八十岁的五豆,九十岁的六豆。

  《周礼》还有记载:“设席之法,先设者皆言筵,后加者为席。”今天人们提到“大摆筵席”,很容易想到一群人围坐一桌、觥筹交错的样子,但西周时,铺筵设席的景象却是贵族们正襟危坐、分坐分食。

  筵和席实为同义词,都是一人一设,铺置于地上的坐具,区别在于筵长席短,筵大席小,筵上加席。西周时期,吃饭不仅是“礼”的体现,更是突显王侯威仪,层级地位。

  “锅多锅少”不讲究,一人一案吃的香

  到了春秋战国、秦汉及三国时期,分餐制继续,但没那么多“锅多锅少”的讲究了。

  战国时期的孟尝君,齐国贵族,非常慷慨。《史记·孟尝君列传》记载,孟尝君广招天下宾客,对前来投奔他的数千门客一视同仁,连吃的食物都是一样的。

  有一天晚上,孟尝君宴请新来的门客。一个侍从无意中挡住了餐桌光线,一位门客心想,是不是孟尝君的伙食比他们都好,愤然离席。孟尝君得知此事后,亲自端来自己的饭菜给这位门客看。

  原来,两人的饮食差不多。门客羞愧难当,遂拔剑自刎以谢罪。

  从这个故事也可以推断出,那个时代实行的是分餐制。

  还有历史上最著名的饭局——鸿门宴,采用的也是分餐制。当时项羽和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而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坐。他们是一人一案,分案而食,中间留有项庄舞剑的位置。

  司马迁笔下的“鸿门宴”对美食描绘少之又少,但即便对餐食着墨甚少,也能看出宴会上酒肉兼备,一人一套美食,具备了当时最高的餐饮招待标准。

  到了三国时期,宴会规矩宽松了些,融入了一些表演活动。如《三国演义》中,周瑜在群英会上舞剑的情节、曹操在铜雀台设宴时的“横槊赋诗”,都是当时著名的宴会“节目”。

  突然想吃点好的怎么办?“立办”!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但也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重要时期。游牧民族喜欢围坐一起、共饮酒食,合餐制冲击了中原的分餐制。隋唐直至五代十国时期,合餐的趋势更为明显。大家围坐饮食,但食物还是彼此分明,餐具也是成套分配,依然是“定食”形式。

  在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悠然自得地听着小曲,前面放着两个餐桌,上面的食物酒水相当丰富。他对面的官员,也有一个小桌,但上面的食物就相形见绌了。这可以看出,分餐制对于尊卑是有区别的,饭菜的品种和数量不尽相同。

  在唐朝时,市场上还有一种叫“立办”的酒席,有点类似今天的“快餐”。

  据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唐德宗要临时召见吴凑,任命他为“京兆尹”,而且要他立即赴任。上任前,吴凑邀请亲友到家中聚餐,虽然时间很紧迫,但客人赶到他家时,酒席已经准备好了。有客人大为不解,问:怎么酒席准备得这么快?吴府的人回答:“两市日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馔,常可立办也。”

  这是说:东西市都有现成的席面,三五百人的宴席,带着锅碗瓢盆打包回家就行。瞧瞧,这牌面!

  到了宋代,在杭城等地,这种“立办”也进化了,市场上随处可见“遂时施行索唤”和“咄嗟可办”的餐饮,妥妥的方便快餐!

  从“分餐”走向“合餐”

  分餐制走到宋代,开始慢慢被合餐制所替代。关于中式分餐制没落的说法很多,一种认为是引入“胡床”“胡凳”等高脚家具所致,另一种认为是鲜卑、蒙古等文化影响的结果,但这两种解释都有明显漏洞,不再赘述。

  还记得中学历史是怎么讲的吗?宋朝的商业经济高度繁荣,涌现了许多商业化市镇。

  合餐制出现于北宋最关键的原因是饮食文化的商业化。食材多元,烹饪样式也增多了,极大地丰富了宋代餐桌的菜色。教坊酒楼、勾栏瓦舍等公共饮食空间的出现,是中国民众饮食文化的一次重要改革。

  自宋代以来,婚丧嫁娶的“办桌文化”“酒席文化”,使得饮食成为一种社交手段,还有什么比同桌吃饭、同吃一盘菜更能促进感情、活跃氛围的了?

  进入明清后,这种人情连带的合餐制延续下来,并逐渐成熟。但其实受到西方健康饮食理念的影响,民国时期出现了“转动餐台”“公筷”的呼吁等。总的来说,现代的中国饮食文化发展至今形成一种以“合餐制”为主流,兼容“分食制”的包容文化。

  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饮食的热爱无以复加,对吃饭这件事也赋予了诸多内涵,但不论是分餐制还是合餐制,都带着一种“平等”“分享”的色彩。五湖四海的朋友相聚一堂,热热闹闹吃上一顿,一腔情意抒发在酒与肉中。谁还管怎么吃?怎么吃都是香。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