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校园春萌·听校长说”系列活动从本期开始聚焦中学。
遇上超长假期,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是如何安排的?校长葛军和师生们一起,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非常时期在家备考”系列,已更新21期。其中,有葛军校长的数学学习方法分享;有各科名师的支招;有学长学姐的经验之谈。高三在读学生余沛然甚至自己出了一道“高考题”!
通讯员 王春玉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黄艳/文 施向辉 苏蕊/摄
如何面对“非常时期在家备考”
高三学生:
花几个小时出道“高考题”
延迟开学,高三学生在家怎么备考?不上课自己复习能行吗?南师附中的师生给出这样的答案:非常时期,在家备考,你可以的!
余沛然是高三(13)班学生,他腾出时间,做了自己感兴趣的深度学习。因为疫情发展,人们关心特效药的问题,一种新药也在同学中引起讨论。化学老师保志明鼓励大家找相关材料,编道高考有机题。
了解高考真题、寻找工具、查找资料……余沛然花了好几个小时完成出题。其中,仅把题目打成电子稿就花了2个小时。虽然这个时间可以做上数十道一般的有机题,但余沛然觉得,这个机会让他思考创造性、“有趣”的学习方式。
他的这次尝试被作为在家抗疫的学术体验,收入“非常时期在家备考”系列,发表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余沛然参加化学竞赛曾获省一等奖。但高三学生能抽出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学术体验,这是基于他的合理安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假期里,他严格按照时间表作息,每天7:10起床,晚上学习到10:30,每天他都会认真填写时间表,完成的每项学习任务写得非常清楚。此外,他还会做些拖地、整理房间的家务,学习用书更是分类清楚、摆放整齐。
葛军校长:
数学咋复习?一般化思考
“超长假期”如何规划学习?在葛军看来,会安排的学生,把每日计划内的事都做完了,还有“玩”的时间。
葛军尤为看重学生的劳动实践教育。在他看来,这个“超长假期”正是通过劳动体悟人生的好机会。他鼓励学生:凡事弯下腰来,要做实事。假期里,学生可以通过做饭、洗碗、洗厕所等家务劳动,更深刻地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劳动过程中也要时刻带有优化思考,比如洗碗怎样洗更干净、扔垃圾应该遵循怎样的顺序,这些都可以用到数学上的优化法。“良好的思维习惯,会带来更优化的结果。”葛军说。
“非常时期在家备考”之八出自葛军之手,他以《数学多米诺,一道题带出n道题的思维方式》为题,给考生提出建议。他提醒:“问题与问题解决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对数学问题的“横看、侧看”“上下求索”,显得尤为重要、有意义。
如何拥有“高效能”的解题思维习惯?葛军介绍了大家在小学时代就已形成的思维习惯,即思考“做了一道题,我能做一类题吗?”在高中,尤其高三,更要熟练运用此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一般化思考”。
特别假期,特别的收获与付出
疫情期间,南师附中仍有好消息传来:被称为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难度最高的一项赛事——2020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中国获得3枚金牌1枚铜牌,其中一枚金牌属于南师附中学生严彬玮,她得分32分,是中国队选手中的最高分。
2月26日至3月1日,大赛在罗马尼亚举行,19个国家的107名选手参赛。受疫情影响,在征得主办方的同意和授权后,中国、韩国、意大利和伊朗的选手以同步远程的形式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