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武汉最特殊的隔离病房。
新生的喜悦与病毒的阴霾交织。年纪最小的,一出生就送了过来;最大的,也不过才两个多月。
小小的身体蜷缩在温箱里,脚上连着监护仪,随时监控心跳、血氧。作为武汉唯一一家接收新冠患儿的定点医院,截至3月9日,武汉市儿童医院已接诊52名疑似、确诊的新冠肺炎新生儿。
现代快报+/ZAKER南京特派记者
孙兰兰/文 顾闻/摄
乐乐 出生当天
从产房直接送进隔离病房
“里面的老师,又送来一名毛毛。”3月9日下午6点半,隔离病房里对讲机响起。
武汉方言里,刚出生的宝宝叫“毛毛”。
一扇门打开,护士吴群小心翼翼地将乐乐抱进来,轻轻地放在婴儿辐射保暖台上。
乐乐闭着眼,哇哇直哭。他刚刚出生,剪断脐带清洗干净就被送了过来。
“从隔壁的市妇幼保健院送过来的,他妈妈确诊了。”几名护士围着乐乐,称体重、量头围、检查四肢……“这个毛毛长得不错,一看就是足月生的。”护士长许静一起帮忙,把孩子送到疑似病房的温箱里。
舒适的环境可能给了乐乐一些安全感,他渐渐平静,不哭了。
隔壁有个“毛毛”只比乐乐大一天,安静地躺在温箱里。
“这里以前是母婴同室病区。”许静说,虽然以前住在这里的孩子也是生病的,但是可以和妈妈住在一起,是为了母子亲近,让孩子有安全感。即使是无陪护的早产儿病房,也会有“袋鼠抱”活动,让爸爸妈妈能走进病房,抱抱自己的孩子。
但现在,一切变得不一样。大人的床全撤了,只留下温箱,空荡荡的。医生和护士24小时守着这些“毛毛”。
安安 出生26天
为了扎针,3名护士围着他找血管
“嘀!嘀!嘀!”隔壁房间传来监护仪的报警声,值班医生迅速冲进病房。经过一番紧张的检查、安抚,安安的情况稳定下来。但他还是哭个不停,委屈地咧着嘴。
“这是从别的医院转过来的,还不到一个月大,不但是新冠肺炎疑似,还肠穿孔。”武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主任曾凌空轻轻地安抚着安安,“刚做了手术,什么也不能吃,这是饿得哭。”
要扎留置针,给孩子输静脉高营养液,两名护士长一名护士一起围着,抱着安安的小脑袋,仔细找血管。平时一个人很容易就搞定,现在戴着手套没手感,护目镜又看不清,新生儿血管很细,扎针要特别小心。3个技术娴熟的高手,讨论了好几分钟,终于选准位置,一针成功!
彤彤 出生15天
核酸检测阴性,一度危重上了呼吸机
这里的孩子,妈妈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新生儿本身免疫力和抵抗功能较弱,救治难度大。在以往的SARS和MERS治疗经验中,没有新生儿的救治经验参考。
1个多月的救治中,曾凌空发现,虽然新生儿感染比例不高,大多病情较轻,但这种病毒也实在狡猾。
88床的彤彤,胸片以及临床症状显示是新冠肺炎,但核酸检测做了几次一直是阴性。送过来的时候,他就呼吸困难,后来一度状况很不好,甚至上了呼吸机。医护人员轮班守护,5天后总算好转。
还有一个“毛毛”,之前已经治愈回家。儿童医院的出院标准比国家公布的诊疗指南更严格,不仅做咽拭子,还做肛拭子。没想到,出院几天后孩子又发烧,再次送了进来,检测呈阳性。
91床是个壮实的“小伙子”,出生快两个月了,能吃能睡,每次喂奶都裹着奶瓶不肯松开,小胳膊小腿也有力量,看起来很健壮。可就是核酸检测一直呈阳性,小家伙只好继续在这里呆着。
医护们:
一排排空温箱是我们的勋章
截至3月9日,武汉市儿童医院共接诊52名疑似、确诊的新冠肺炎新生儿,已有32人出院。另外,有4名上过呼吸机的重症患儿已经全部脱机。
“治疗效果良好。新生儿脆弱,但修复能力也强。”曾凌空说,对新生儿的用药特别谨慎,没用成人用的抗病毒药,怕有副作用,更多的还是依靠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和精心护理。
孩子太小,不会说话,不过这里的医护人员个个是“婴语”高手,“孩子们大多数时候很乖很安静,哭了闹了就是哪里不舒服,也可能是饿了,或者是要换尿不湿。”护士杨薪瑜边给孩子做抚触边给现代快报记者“翻译”。
有时候,孩子的小手还会握住她的手,抓得紧紧的。“能感觉到有股力量在传递。”
在病区的走廊里,一排排透明的温箱闲置着。最忙的时候,这里同时收治了27名新生儿患者,温箱都不够用,现在一下子空出10来个。苦苦奋斗了1个多月的医护人员,终于可以喘口气。看着这些空温箱,他们很自豪,“这是我们的勋章!”
(文中孩子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