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争分夺秒,他在和病魔赛跑。当然没有余暇分心和分身。我们向这样的“消失”致敬,因为,这样的“消失”,是国之所托,民之所愿。
2月21日,现代快报全媒体推出的报道《32天——“消失”的邱海波》,引发关注(详见今日快报A3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著名重症医学专家邱海波,已经在武汉战疫32天。此间,媒体绝少听到他的声音。他的电话要么是忙音要么无人接听,微信朋友圈也从未更新过。看上去,他真的“消失”了。然而,这样的“消失”,这样的“无声”,恰恰让世人听见了一位悬壶济世者的重音:我要抓紧时间救病人。
他在争分夺秒,他在和病魔较量,当然没有余暇分心和分身。我们向这样的“消失”致敬,因为,这样的“消失”,是国之所托,民之所愿。这样的“消失者”,是我们的英雄。
那么,在邱海波身上,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们看到了一腔热血。在邱海波身上,显示着最质朴的医者仁心。医者仁心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对应着救死扶伤、大爱有我。这种精神已化为每位逆行者无言的、朴素的行动。他们激扬着一腔热血,勇往直前,绝不后退。邱海波,正是他们中的一位。
“第一时间挺身而出”,一直是邱式关键词。在武汉,邱海波和团队坚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抗疫一线形成了重症治疗的“江苏经验”。2008年汶川地震,邱海波和同事奋战十天十夜,成功抢救300多人次。2003年,邱海波作为南京非典病区治疗专家组组长,带领医护人员创造了非典病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骄人纪录。
我们看到了“舍我其谁”的中坚力量。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就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医务人员是战胜疫情的中坚力量。
邱海波正是这中坚力量的诠释者。何谓中坚力量?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一股力量。无疑,要让病魔低头,就得不断闯关,勇当中流砥柱。我们看到,在武汉期间,邱海波始终坚持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他和团队巡查完了收重症病人的7家医院,还将巡查武汉的四十多家医院。每到一家医院,都会向医护人员分享自己的心得和经验,一遍遍地和一线医护人员强调关口前移。新冠肺炎病人一般发病一个星期到十天才出现低氧血症,而低氧血症是“沉默的杀手”。邱海波在掌握了新冠肺炎的“脾气”后,一直在摸索、寻找治疗重症病人的关键“靶点”,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勇攀高峰,不畏险阻,这样的中坚力量,令人敬佩。
我们看到了侠之大者。“专家”一词,意味着术业有专攻,也意味着敢言敢担当。作为“国字头”专家,要向国家提供最专业的研判建议和应对良策。在武汉期间,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多次当面向孙春兰副总理汇报工作。开设重症医院,专门收治,这个求真务实的意见被采纳,意义重大。在ICU重症隔离病房进行气管插管,即使有层层防护,也有感染风险,邱海波的一句“我们上去!”和亲自示范,激励众人。“你如果害怕,别人就更害怕”。这样的大无畏源于赤子之心。“想把每一个重症病人都救活”,听来是那么让人动容。
有人说,邱海波是江苏的“钟南山”,诚哉斯言!
正是有了一位位“邱海波”心系苍生、浴血奋战,我们才能越来越近地走向春天。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