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20年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返回首页
守住传统文化的根
泰兴农民搜集1300多件老物件捐给民俗馆

  “这个木制手推车,以前运东西包括坐人都可以。”1月13日,50岁的吴建明来到泰兴市黄桥民俗物品展示馆里,正巧遇到一批游客正在参观,他义务做起了讲解员,每天到展示馆走一走已成为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汤婆、茶焐、拜匣、烘笼、食篮……这里陈列的1300多种民俗收藏品,全都是吴建明免费捐献。

  

  鲍家成 毛晓华

  吴建明出生在泰兴市黄桥镇溪桥社区野向村,过去家里穷,他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就缀学拾荒,做过白铁工,当过建筑工人,在小有积蓄过后办过自己的五金厂,走上了富裕之路的吴建明对民俗物品收藏情有独钟。

  “黄桥镇有很多明清朝代建筑的古民居,一砖一瓦,拆了、扔了实在可惜。”吴建明觉得,留住乡愁,传承记忆,这是他不可推卸的的责任与使命。

  从20多年前开始,吴建明骑着摩托车,在各个村子的拆迁工地上奔波,在拆迁的废墟里,吴建明不放过一砖一瓦,生怕错过“宝贝”。粗犷的磨盘,光秃秃的青皮石,其貌不扬的砖雕……都被他一件件搬回了家。到后来,很多建筑工人都知道野向村有一个“神经病”,每天会到工地上“捡破烂”。

  多年来,吴建明共收藏了10幢计36间古建筑材料、1300多件民俗文物。由他捐赠的“黄桥民俗物品展示馆”远近闻名,慕名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从开馆到现在,民俗馆已经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

  一些常年生活在外地的村民回到家乡后,都会到他的“民俗馆”看看,拍些照片留作纪念,他们边看边感慨,像是回到了童年。

  用收集来的旧砖瓦和老物件建一座反映泰兴地区地方民俗风貌的小型古民居村落,一直是吴建明的梦想。2018年,泰兴荷花池菜场及周边地块拆迁改造,有一处明朝古民居纳入拆迁范围,吴建明听说后,立即找到工程拆迁队负责人,高价购得五间古民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他把民居上一砖一瓦以及周围的地理位置一一做了标注,制作好图纸,然后进行拆解,把这些砖瓦运了回去,并开始对照着图纸恢复古民居原来的模样。

  目前,吴建明的团队拥有民间能工巧匠30多人,收藏的36间古民居老物件,其中已经原样恢复“毛宅”风格等古建筑24间。2016年,吴建明获评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八届“薪火相传——传统村落守护者”优秀人物称号,成为江苏唯一获此殊荣者。

  吴建明说,文化资源是黄桥经济社会发展的无价之宝,那些祖祖辈辈温暖着我们心灵的文化遗产不属于任何个人,而应该属于我们的子孙万代。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