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2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诗人之所以能够存活到现在
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
  《扬子江》诗刊从过往20年刊登过的诗歌中挑选了一批精品,集辑出版为《时空在那里联结——<扬子江>诗刊二十年诗选》
  扫码观看
  采访视频

  新媒体的便捷让诗歌变得无处不在,快节奏的生活需要诗歌来抵抗焦虑,连微软机器人小冰都能写出看起来不错的诗歌……“诗歌热”已在大众生活中蔓延。

  寒冷诗意的冬日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期刊主编、诗人、评论家齐聚南京,参加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扬子江》诗刊创刊20周年座谈会。创刊于1999年的《扬子江》诗刊,是江苏省内唯一的诗歌刊物,20年来,它汇入波澜壮阔的中国当代文学大潮,见证一线写作探索与诗学研究成果,赢得了海内外诗坛的广泛赞誉。

  如何推动当代汉语诗歌蓬勃发展?新诗的发展趋向将会怎样?在同期举行的“回顾与展望座谈会”与“新世纪新时代诗歌研讨会”上,与会嘉宾进行了集中讨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凡 张垚仟/文 牛华新/摄

  到处都是诗歌,是否就有诗意?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新文学”形成了以小说为中心的文坛结构以及文学史叙述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代中国,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曾出现 “诗歌热”。改革开放以来,从起初的“朦胧诗”热潮,到后来的“大学生诗歌”“第三代诗歌”运动和“海子热”“汪国真热”,再到21世纪以来的“口语诗”“网络诗歌热”等,中国诗歌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诗人队伍不断壮大,诗歌发表渠道不断拓展,诗歌数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官方诗歌论坛、颁奖,民间自发的诗歌朗诵会等活动频频举办,助推着诗歌的热潮。如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所言,中国现在每天诗歌的产量,都能产生一部《全唐诗》。

  但是,面对诗歌繁荣的现状,评论家和诗人在发现诗歌现场、寻找当前中国诗歌巅峰作品之时,也进行了思考:到处都是诗歌,是否就有诗意?

  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建军指出:“我们现在写作视野要打开,要注重诗人自己精神的建构或者建设。诗歌如果书写小情小调,诗的价值、意义、分量无足称道。”

  毋庸置疑,新时代的诗歌创作首要的是立足于这个时代。诚如《诗刊》主编李少君所言,“盛唐气象如果没有大量诗文描述、表现,我们也不知道盛唐到底怎么回事。任何政治或者文化概念,如果不能转化为文学、文化概念,不能形象化,很难被历史记载。诗歌这方面走在前面。”

  吉狄马加表示,这几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一个新时代诗人来说,不管从哪个角度去写,一定是要在诗歌中呈现这种变化。“诗人写作永远是面对客观世界,面对浩瀚的宇宙,面对个人的内心,你所呈现的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一种表达。”当然,单单反映生活不够有诗意,除了生活之外,还应有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以及心灵深处的真切情感。

  个人经验如何上升到公共生活经验

  不可否认的是,诗人永远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性写作,是一个个人行为。新时代的新诗创作,个人经验怎样与时代共鸣?与会诗人进行了观点碰撞。

  近日由著名诗人李少君、符力主编的《新时代诗歌百人读本》出版,收集当代中国重要诗人贴近时代、拥抱时代的诗歌作品,这些作品或展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百姓生活变化,或书写矿工、邮递员、快递员、试飞员等普通劳动者,体现新诗的丰富性、包容性、百位诗人各自呈现风景,组成一幅丰富的时代画卷,可视为个人创作与时代共情的一个典范。

  《诗刊》主编李少君以杜甫为例,指出个人主体性的统一。“杜甫从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体性诗人转变成人民诗人,这个过程他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包括个人修养越来越得到加强。杜甫晚年写作,用今天的眼光看,可能觉得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写之后也不像我们今天可以得到发表,他一直流离颠沛,但他一直要写,是要记录时代、记录下他的生活,记录他深深热爱的人间。”李少君觉得,杜甫是真正走到超越个人具体利益、具体的生存处境,成为具有人民性具有天地境界的圣人。这种转变可以给过分强调个人主体性的人以启示。

  “现在回过头来你看唐诗宋词,其实他们的生活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但是之所以你在阅读的时候会感受到他所反映的精神层面的东西,理解他所抒发的对自然对人生的情感,总能牵动你的某一根神经,这说明他们的作品还是具有普遍意义。这个普遍意义对我们今天来说是有价值的。” 吉狄马加非常强调这种创造思想上的共识。

  新诗如何形成与读者的共鸣,正是当代诗人所面临的考验。“有很多诗人作品仅仅是个人经验,他没有把他的个人经验上升到一种公共经验,上升到集体被普遍认知的一种共同所接受的经验。” 吉狄马加谈及抗日战争时期艾青先生、穆旦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变成那个时代的经典,正是因为个人的体验某种意义上找到公众话语、公共精神呈现的最大的共性,否则我们不会被它感动。”既是个体生命体验,同时获得普遍的人类认知层面最大的认同,这才最能让人引起共鸣。

  吉狄马加分享了一次与一位美国诗人交流时,对方说过的对他启发很大的一句话。那位美国诗人说,如果是一些纯粹的个体实际经验的东西,你写完了不用发表;你发表出来,是希望别人阅读你的感受,那么一定要读者能在某种公共经验上能发生碰撞,就是你的作品感动了我,你的作品对我有启发,我是你这个作品的知音,能从你的作品中找到回应。这一点对今天的诗歌创作尤为重要。

  “诗人最终要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要成为时代的书写者。”吉狄马加总结道。

  立足汉语,架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江苏是一个诗歌大省,中国诗歌和诗歌理论在新世纪走过的20年,正是《扬子江》诗刊茁壮成长的20年,它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当代汉语诗歌历史进程的一个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更是为中国诗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探索者和践行者。新诗在走过第一个百年后开始第二个百年,未来应该如何发展?

  《山花》主编李寂荡表示:“诗歌是所有文体中最有血性的一种文体,召唤人性的血性。读《诗经》《古诗十九首》,那个血性很明显,是呼天抢地的,非常强烈的爱和恨,现在慢慢诗歌变得那么温柔,那么平淡,我觉得新诗还是要有很强烈的情感。”

  “诗性语言要禁得起历史检验和遴选,我们要把自己新诗语言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今人无从挑剔,后人无从删改。”《绿风》副主编彭惊宇认为,中国现代诗应该激活或建构自己的语言体系。

  诗人黄梵在国际诗歌交流活动中发现,中国当代的诗歌水平比很多国家的现代诗水平高,这跟我们汉语的独特思维有关系,因为汉语是一个知觉性的语言,对形象有一种依赖。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如果在语言层面,能够把汉语的独特性发挥到极致,东西方融合自然也就完成了。

  而当微软机器人小冰也能写出看起来不错的诗歌,重申写作的生命立场和思想、语言、感受的原创性就变得更加必要。吉狄马加在近作《而我们……》中,也呼吁诗人警惕沦为“机器人”:诗人之所以能够存活到现在/那是因为他的诗来自灵魂/每一句都是生命呼吸的搏动/更不是通过程序伪造的情感……他坦言,诗人要忠于自己的语言,时时问自己:我的句子是否只是把前人的语言改头换面?

  《诗刊》主编李少君对新诗的未来发展表达了祝福:“新时代诗歌如何发展,最主要是建构新时代诗歌主体性,不是依附性追随西方现代文学,也不是退回过去,而是要坚持中国文化主体性,兼容并蓄,在坚持自己的传统同时,开辟其现代性,确立中国新诗的自主道路,确立中国标准、中国风格、中国审美,弘扬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气脉。”

  ■声音

  吉狄马加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

  我们不可否认人的个体生命经验在作品中的呈现价值,因为你区别于他人的永远是个人经验,而不是集体经验。但是,如果一个诗人在写作的时候,能使个人经验上升到公共经验并且最大化,那么这个诗人就是伟大的。诗人最终要成为这个时代的见证者,要成为时代的书写者。你的作品除了呈现个人生命经验的、最具个体性的东西,我想,还应该在这个世界上找到更多读者,找到更多知音,这个可能是现在诗歌往后、往下继续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少君

  《诗刊》主编

  个人主体性会导致特别强调自我、极端自我,极端到一定时候,写作变成个人的事情、与社会无关的事情,写到读者越来越少。很多读者对这种诗歌排斥。这样的写作者可以像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学习。强化个人主体性一定包含民族主体性,甚至包括人类主体性,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具有广大胸怀的诗人。我觉得新时代诗歌应该朝着这样一个方向来努力。

  宗仁发

  《作家》主编

  新世纪以来,我们的诗歌数量在增多,诗人数量也在增多,队伍越来越大。但是,辨识度高的作品和公认度高的作品就很难找。每个人有个人的文学史,现在变成一个人的诗歌史,让大家公认非常困难。我觉得实际上每个诗人写得都非常认真也非常努力。我们诗歌界对于诗人内心的这种关注,对诗人文本的关注,我觉得还是普遍没有形成。我们是不是在某些方面做了努力,可能忽略了一些,就是也回避一些问题,回避自己内心,回避那些需要你用生命经验去面对的那些东西。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