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南通市崇川区政府发布了为民办实事十大项目,包括老小区提档升级、市政道路建设、水环境治理等十个方面的内容。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预计2019年在民生领域投入达27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起点,我们要把为民办实事工作机制坚持不懈抓下去,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不断增强崇川福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崇川区委副书记、区长钱锁梅说。
陈莹 严君臣
多样化满足养老需求
“作为南通的主城区,老龄化程度位于全省前列。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达13.2万,人口老龄化率近24.5%。同时,总体呈现高龄化、空巢化的特点。‘老有所养’已经不仅是家庭责任,更加成为政府与社会的共同职责。”崇川区副区长杨春红表示,对此,崇川区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同时,大力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以及医养结合双项改革,着力构建崇川健康养老体系,进一步满足老人的多样养老需求。
今年以来,崇川加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街道设立日间照料中心、每个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构建起点面结合、全面覆盖的居家养老服务“一张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化养老机构承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全区10个街道分别由8家机构负责运营。同时建立养老服务清单,重点提供助餐、助洁等7助服务,并结合机构资源优势,以及老人实际需求等,不断加以完善,目前已拓展至9大类、106项。今年,崇川以助餐服务为突破口,打造老年餐体系,提供送餐服务,基本解决了崇川老人“没饭吃”“吃不好”的问题。
同时,崇川持续推进医养护康深度性融合。一方面是医中设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老年病科、内分泌科等特色专科,目前已开设5家,计划明年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是养中增医。10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全部内设医务室,100张床位以下机构与周边医疗机构签约合作,实现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比例达到72%。同时,推进居家医养服务,已设置家庭病床207张,为50户家庭进行了适老化改造。
“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呼之欲出
依江靠山的崇川,是长江入海口少见的地理风貌。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五山及沿江片区老港区、破厂区、旧小区相互交织,“滨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成为城市发展窘境。近年来,崇川全力以赴推进沿江地区生态保护及修复工作,积极打造“面向长江、鸟语花香”的城市客厅。
崇川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谭真表示,为推动沿江地区生态绿色发展,崇川区倒排节点,分步、分片推进拆迁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房屋征收民居2589户、47.5万平方米,腾退产能低下、污染严重企业455家、277.3万平方米,有效保障了南通植物园、军山森林公园、旅游配套区等生态修复工程按时推进。
同时,崇川对沿江非法码头进行全面排查,完成恒通混凝土、川东石油及港翔建材3个非法码头整治任务,收回长江岸线863米,复绿面积18.8万平方米。作为“老大难”问题的姚港油库码头,在2018年年底被列入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范围。崇川克服水下结构复杂、汛期潮高水急等现实困难,限时完成了码头拆除工作。目前,市区两级正加快推进姚港油库库区整体搬迁工作,该区域将腾退400米岸线。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建设,如今,南通植物园、军山森林公园、龙爪岩滨江风光带、静海、狼山中心片区相继完成生态修复并对外开放,新增森林面积约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