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小记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2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食美常州·舌尖上的非遗
  小记者学做常州大麻糕
  常州民俗研究会副会长季全保教授为小记者们讲述常州美食文化 现代快报小记者工作室供图

  12月7—8日,2019“文化100”惠民行动“食美常州·舌尖上的非遗”在江南环球港举行,让常州市民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感受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有600多位快报小记者报名参加非遗项目体验活动。

  一来到江南环球港,只见道路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常州名产。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原来是我们常州最有名的大麻糕。它可是常州人不可缺少的早餐美食,在早餐店里点上一碗豆浆、两块麻糕,吃起来简直是一种享受。好看又好吃的麻糕是怎么制作的呢?我加入到制作大麻糕的队伍中,一边做一边听师傅讲着大麻糕的故事。大麻糕始于清道光年间,是当时长乐茶社王长生师傅所创,后经历代师傅改进,才成了脍炙人口的常州小吃名点。

  短短半天的活动,我真是受益匪浅,深刻认识到一种非遗美食就是一个故事,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的生活习惯,让我们争做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发扬者。

  圩塘中心小学四(4)班 陈溯玉

  指导老师 吴玲

  

  我很好奇什么是面塑,所以打算去体验一下。一位慈祥的老伯伯来教我们。他给我们每人分了一大坨绿色的彩泥,开始制作国宝——熊猫。先用手搓成一个细细长长的水滴形,再用三根手指在尖尖的那一头向下一捏,就捏出了熊猫的“头”。我们又用黑色的彩泥捏了很小的一个黑点,点在尖头上,当作熊猫的“鼻子”;又捏了两坨稍微大一点的黑团,揉成正“八”字形,压扁,当作熊猫的“眼睛”;再捏两坨黑团,弄得圆一点儿,当作熊猫的“耳朵”;揉两坨更大的黑团,用食指在中间压一压,分别粘到中间和下面,做“手”和“脚”。最后,插上小木棍,一个熊猫就完成了。

  河海实验小学五(8)班 徐一茗

  指导老师 巢海峰

  

  天目湖鱼头,是常州的一道名菜,主材料是选用天目湖里的鳙鱼鱼头。创始人朱顺才师傅亲临现场,精心烹制了“砂锅鱼头”。朱师傅将砂锅放至火上足足煨煮了近4小时的时间,一道白里透红、鲜美绝伦的砂锅鱼头汤才被端上桌。我很幸运地被选为小嘉宾,上台品尝了鱼头汤。我端起热乎乎的汤碗,细细看了看,汤白如乳;上前闻了闻,香气扑鼻。我舀一勺,放入嘴里,品一品,汤汁鲜香顺滑,加上胡椒、葱、姜等配料,让汤的味道更加有层次感。我夹块鱼肉放入嘴里,抿一抿,入口即化,鲜嫩无比。喝完鱼汤,嘴里没有一点儿鱼腥味,留下的是满满的鲜香味,这肯定也是天目湖鱼头汤的独有特色。

  常州的美食还有很多,它们不仅承载着常州独特的历史味道,更成为龙城地标美食的亮丽名片。喜欢美食的你,怎能不来一睹常州美食的风采呢?

  博爱小学三(10)班 朱泽瑞

  指导老师 王亚伟

  

  我最感兴趣的是面塑,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像寿星公啊、孙悟空啊,真的让我觉得匠人的手艺棒极了。我还采访了面塑摊位的老爷爷。我指着一款鲤鱼跳龙门的面塑,问老爷爷:“制作这样一个中等大小的面塑需要多长时间?”老爷爷告诉我:“大概需要一整天。还需要剪子、镊子等一些列工具的辅助。”我不禁感叹:美好的东西真的是需要花费很多的功夫。我在妈妈的大力支持下买了梳子、面人、牛肉,这真是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又大饱口福的活动。

  河海实验小学五(8)夏邱依

  指导老师 巢海峰

  

  我被常州堆花糕团作品吸引住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糕团作品陈列在展台上。堆花糕大师华爷爷教我制作了一朵桃花,华爷爷让我先拿出一支竹签,然后将面粉和米粉做的面团揉成球。一个个五彩缤纷的面团在华爷爷的手中被捏成了一个个花瓣,粘在竹签上,用粉色的做花瓣,绿色的做树叶。我也学着华爷爷的样子做了一朵美丽的桃花。华爷爷告诉我,堆花糕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制作历史了,老百姓家里红白喜事都用这种供奉,2017年入选为武进非遗名录。他已做了50多年了,是他们家第三代传人。

  非遗美食是一代又一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是世代传承的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智慧的体现。

  湖塘桥实验小学二(3)班 王梓程

  指导老师 蒋姬

  

  我了解了兼具观赏和实用价值的梨膏糖。叶奶奶是常州小热昏和梨膏糖的双料传承人,她介绍了梨膏糖的由来:梨膏糖相传为唐代名相魏征所创。他母亲长年饱受咳嗽气喘之苦,但他母亲嫌中药太苦不肯吃。魏征发现母亲爱喝梨汁,就在煎煮梨汤时,悄悄把药汁倒进去。但因熬煮太久,梨汁结成了褐色糖块。魏征拿去请母亲品尝,清苦微甜,母亲很是喜欢,竟也治愈了哮喘。消息传开,就有了梨膏糖的美称。梨膏糖它不是药,有时却比药物还管用。所有的非遗美食背后都凝聚了几代人的努力。通过这次舌尖上的美食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西新桥实验小学三(4)班 杨霆轩

  

  我们来到了小笼包的摊位上,传承人告诉我们,小笼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小笼包里面的肉是猪的前腿肉,它的特点是皮薄汁多,吃小笼包还有一个口诀呢:“轻轻提、慢慢移、先开仓、后喝汤。”你们记住了吗?接着,我体验了金坛刻纸,金坛刻纸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哦!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了刻纸用的小刀,刻纸没什么技巧,多练练就会越刻越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我还体验了面塑。面塑就是用黏土捏出各种图案,非常好玩!面塑是有小技巧的,聪明的你们快去发现吧。

  华润小学四(4)班 刘思彤

  

  烙画引起了我的好奇。我专门采访了烙画师傅,他说,烙画已有1600多年历史了,最早出现在梳篦上。烙画古称“火针刺绣”,它是一门传承千年的艺术。烙画以火为墨,用火烧热特制的铁笔,在木板上烫出烙痕作画。烙画讲究火候和力度,讲究轻重缓急,深浅浓淡,一支烙笔在手,决定着画作的质量,也展示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我爱常州,我爱我的家乡。

  局前街小学二(7)班 张家豪

  

  金坛刻纸早在隋唐时期就有了,双喜、门花、堂花、灯花、鞋花、花鸟虫鱼、人物戏文等刻纸作品便散于民间,世代沿袭,金坛刻纸以蕴涵浓郁的江南地方特色而显其艺术魅力。刻纸老师拿出样纸,只见样纸上面有一层白色的图纸,下面有一层红色的纸,老师把两张纸用钉书针固定在一起,然后拿刻刀按照从小到大、由内到外的顺序来刻纸。我按老师教的方法用刻刀刻纸,我小试身手了一下,觉得刻纸其实并不简单,因为图案要用刻刀一个个刻出来,而我不能掌握刻纸的力度,图案经常被我弄破。要完成一幅完整的刻纸需要雕刻者有耐心、细心。这次体验活动让我知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实验小学双桂坊校区四(1)班 赵宇阳

  

  走进非遗美食“吃货”小街,真是目不暇接。三位厨师正在现场制作天目湖鱼头汤、鱼丸和网油卷,远远都能闻到食物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跑到大麻糕店前,可是已经挤满了小记者,我连一粒芝麻都看不见,更别提看如何制作面团了。最终我找到了一个空位,细心地观察师傅的动作,轮到自己动手了,我在刷好水的面团上蘸芝麻,我用力太大,把面团扔进了芝麻里,师傅连忙喊:“轻点!”我还尝了美味的蟹黄小笼包,常州的美食真丰富啊。我要为非遗美食传承人点赞。

  西新桥小学三(4)班 袁飞熠

  

  看着人流如潮的活动市场,想到了自己即将要做面塑,心里还有些小激动呢。我做了一个小白兔,用面粉制成白色和红色的面团,用白色的做出白色的“身体”,再用剪刀剪出“耳朵”“腿”“尾巴”,最后放上“眼睛”就可以。但是看着容易,自己做起来有点难。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还让我认识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体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河海实验小学五(1)班 蒋泽宸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