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大江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2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铭记历史,传递和平之声
中外人士重走“南京安全区”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为魏特琳雕像系上围巾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苏蕊 摄
  扫码看视频

  8公里的“南京安全区”,82年前守护了数万名手无寸铁的南京百姓。11月30日,在“南京安全区”之一的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举行了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主办的第四届“南京安全区”国际和平徒步活动,300多人重走安全区,用脚步丈量历史。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梦云 陈彦琳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

  据了解,此次活动起点设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上午九点,全体人员共同放飞和平气球,活动正式开始。徒步途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五台山丛葬地、拉贝故居、鼓楼医院、宁海路5号、宁海中学最终回到南京师范大学。徒步线路全长8公里,时长约2小时。

  今年92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葛道荣在家人的陪伴下,早早地来到现场。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是他第三次来参加重走安全区的活动,“只要能走动,我就坚持来现场。”现场他回忆起魏特琳女士,“小时候经常叫魏特琳魏老师,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当年救助我们的国际友人,岂止是滴水之恩。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永远心怀感恩。”

  在重走安全区的第一站,葛道荣为魏特琳女士的雕像系上围巾,表示怀念。魏特琳曾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一名美籍教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她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放弃离开南京的宝贵机会,保护着安全区上万名妇女和儿童免遭伤害。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对历史的记忆是需要反复学习的,每年我们举行重走安全区这样仪式性的活动,通过行走8公里,体验当年国际友人对南京人的救助,这种感恩之情我们永远没有忘记。今天有很多外国朋友也来到了现场,我们和他们一起走过,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

  国际友人:和平是相互尊重,相互照顾

  活动现场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外国朋友,“我觉得每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有过这样令人难过的时刻,我们应该记住(那段历史),知道和平多么珍贵,多么重要,我爱和平。”来自保加利亚的南师大预科生Adriana说。

  19岁的Linus Mayevhofev来自奥地利,目前是拉贝纪念馆的国际志愿者。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拉贝纪念馆常年招募国内外学生志愿者,包括来自奥地利、美国、日本等多国国际学生志愿者。目前,已有12位国际志愿者参加了纪念馆的志愿工作。

  Linus是拉贝纪念馆的第12位国际志愿者。Linus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今年8月才来到南京,将在拉贝纪念馆进行一年的志愿体验。来中国前,Linus提前学习了解了中国历史和南京大屠杀等史实,做了两年的准备。他提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魏特琳等国际友人建立“安全区”,保护了很多老百姓。“他们的举动,放到现在,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仍能从中学到很多。”Linus说,“和平是相互尊重,相互照顾。我们都是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之上,和平才能让我们共同生存下去。”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炎春丽是第一次参加徒步活动。炎春丽表示,她了解南京大屠杀那段历史。“那段时间发生的残酷的事情,一直警醒着人们,别再让历史重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