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表情代表不礼貌?”最近,一项关于“微信表情使用”的调查引起大家讨论,登上热搜。11月22日,现代快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发现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对微信表情的看法大相径庭。50、60后认为微笑就是微笑,没有冷漠、不屑之类的意思,80、90后则认为在工作时间,还是需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管理”。专家表示,现在年轻人热爱网络,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网络社交礼仪”,但也不要“想太多”,多面对面沟通拉近彼此距离更重要。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卢河燕 郑芮 侯天卉 记者 宋经纬
50、60
后
微笑就是微笑,就这么简单
“早上好(微笑表情)”“太感谢了!(大笑表情)”“下次聊哦(微笑表情)”……随着微信聊天成为大家的日常,表情包几乎成为每次聊天必发的内容。今年52岁的王阿姨是个地道的南京土著,平时活跃在各类舞蹈群、采风群、旅游群中。最近爱上写诗的王阿姨,加入了社区的诗词歌赋社,与一群“文艺风”叔叔阿姨参加了不少诗歌朗诵活动。
“我们有一个诗歌讨论群,大家每天都在里面发自己最新的诗歌作品,社员们还会互相鼓励,有的发竖大拇指表情,有人发鼓掌,微笑表情也是经常发的。”王阿姨说,经常会在一句话末尾加上一个微笑表情,表达高兴,感觉很活泼。“发表情包就是为了活跃气氛,和冷漠、‘呵呵’没什么关系吧。”
街头采访中,不少“妈妈辈”的受访者均表示了对“发微笑表情就是不礼貌”的不理解。50后刘阿姨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经常用微信与家人、朋友联系,也喜欢用表情包,但对于记者展示的微笑、不开心、笑哭等表情,表示并不知道这背后还有引申意。“我们发表情,就是看这个表情是什么就发什么,开心就发微笑表情,不开心就发哭脸表情,就这么简单。”
70
后
一个表情包反而能给人想象的空间
从事媒体行业的张先生是个75后,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对“表情包使用”有着一些不同的理解。“有时候一句话表达的意思太实了,一个表情包反而能给人想象的空间。”张先生举例,比如他平时最爱用的微信表情就是微笑和抱拳,微笑表情表面上看来是开心的意思,但年轻人看到这个表情就知道,此刻这个人很无奈,抱拳表情则有“拜托了”“一起加油”“共勉”等多重意思,不同人看到理解是不一样的。“对于现代人交流来说,有时候沟通也需要技巧,不想直吐胸臆的时候,不妨发个表情包。”
80、90
后
时刻注意“表情管理”,表情包暗藏社交玄机
然而,对于很多80、90后来说,一个表情包运用得好,可以拯救一次尴尬的对话,表情包用得不好,甚至可以引发社交危机。
今年刚入职的金融白领小蒋,日常工作就是与各类企业打交道,社交网络平台也成了他的另一个职场,大大小小的交流群、工作群足有二三十个,充斥着他的生活。“有时候一个表情发不好,都有可能引起甲方的不满。”小蒋告诉记者,记得第一次跟着领导去拜访客户,回来以后大家都进了一个方案讨论群,一直聊到深夜。他回忆,当时就是因为在方案后写了一句“您看这样怎么样?”并加了一个笑哭的表情,结果引起了甲方的不满,还被领导狠狠地批了一顿。
“领导认为,在方案背后发一个那样的表情,很明显就表达我们深夜改方案有多不开心,如果甲方较真起来,很可能这个项目就黄了。”小蒋告诉记者,自从那以后,他就很谨慎地发表情包,因为这也属于社交礼仪的一种。
85后受访者陈先生,与小蒋有相同想法。陈先生说,现在年轻人的社交中,需要处处注意,包括社交网络的“表情管理”,就像汉字的博大精深,一个“嗯”字可以表达“好的”,也可以表达一种不屑的心情。
00、05
后
表情包使用看心情,漫画表情更受宠
“00后之间,应该用漫画表情或自制表情包比较多吧。”采访中,00年的大学生小李说,现在00后已经不太会用微信或QQ自带的表情包了,他觉得自带表情包很多时候不能表达那一刻的心情,有点“跟不上时代”。“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喜欢用同学照片或老师照片制作表情包,配上搞笑的文字,聊天的时候总是很欢乐。”
相比00后,05后的想法反而“传统”一些。今年高一的小赵,是雨花中学国际班的一名新生,他告诉记者,由于课业压力较大,平时微信聊天的时间并没有太多,对于表情包使用,也都是看心情而定。
专家看法
选择意思明确的表情,面对面沟通更重要
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大家真的有必要在意“表情包使用”吗?又该如何正确对待网络社交?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丁家永认为,网络沟通中配上表情,原本是为了让文字沟通更生动有趣,调节气氛。“设计者没有赋予其复杂的含义,但在近几年的使用中,尤其是在工作中,不同的情景和语境下,这些符号有了复杂的微妙的解释。现代人在网络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网络社交礼仪’。”丁家永建议,在职场中与领导和同事交流,或第一次与人微信中,尽量用文字表达,或选择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表情。他还提到,网络渐成社交的主场,是彼此沟通的重要工具,年龄、身份的不同就意味着分寸感的不同。“临近春节,每个人都要面临更多的问候,选择含义明确的表情,或者文字、语音表达,让对方能通过语气感受到你的真实态度。”
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胡小武认为,网络社交现在占据了人很多时间,但面对面沟通还是最重要。“大家应该适度使用表情符号,多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