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米尼克·西戈总是确保自己说的每句话都精准无误。在成为小说家之前,她是一名战地记者,她最关注的永远是现实,她最喜欢的作品是那些针砭时弊的作品,最喜欢的作家是对针砭时弊的作家发表看法的那些作家。
11月中旬,多米尼克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江苏·扬子江作家周”,并于其间接受现代快报专访。她表示,写作于她而言,就是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声音,并把这声音递送给读者。从《沙漠之谜》到《女孩的诅咒》,从小说到纪实文学,她一直是那个寻找声音的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白雁/文 徐洋/摄
1
中国读者认识多米尼克·西戈,始于2002年译林出版社引进出版的《沙漠之谜·蓝月亮》一书。书中收录的长篇小说《沙漠之谜》,是西戈的代表作,也是成名之作。
《沙漠之谜》写于1991年,那一年,以战地记者身份游走于阿拉伯国家的西戈,亲历了海湾战争。《沙漠之谜》正是以那场战争为背景的书写,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小说。西戈的笔墨,没有倾注在战争双方的领导者和将领身上,甚至也不在双方的士兵身上。小说从战争刚刚结束的沙漠腹地写起,一位当地人在沙漠里发现了一名死去的美军士兵,与此同时,死去士兵的长官和亲人也在寻找这名失踪的士兵。故事徐徐展开,一波三折,悬念不断抛出,又不断被消解。黑人、犹太人、西方人、阿拉伯人,不同肤色和信仰的人,彼此发生某种勾连,轮番登上战争背景的舞台,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人公群。他们的悲欢离合,在平静而充满张力的叙述中,被推至高潮,又徐徐回落,或戛然而止。
在小说的尾声部分,作家发出了悲观的叹息:“战争来自于人类的欲望。”“战争世世代代地追随着人类,人类在战争中苟延残喘。”但显然,悲观并不是小说唯一的基调。小说结尾,陷落沙漠的美国士兵约翰·米勒满怀眷恋孤寂离世,“他的内心是复杂的,遗憾自己不再有力气往前走了,希望生命立刻重新开始,为自己以前没有想到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而痛苦,为自己就这样结束生命而惊叹。”
《沙漠之谜》1996年正式出版,甫一问世,就引起了法国文学出版界的普遍关注,《世界报》称它为“一本令读者永远难以忘怀的书”“读过这本书之后,你会在你的衣袋里,在你的衣服的夹层里找到几颗无限温馨的砂砾,或许还会有几颗大的粗糙的散落在你床单或床罩的褶皱里”。更多的评论则认为,《沙漠之谜》是一部小说题材的哲学作品,它关心的是人类的终极追问。
2
多米尼克·西戈的小说,并不遵循一般的叙述方式。《沙漠之谜》和《蓝月亮》,都有着螺旋式的时间轴,这对读者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蓝月亮》,西戈试验性地搭建起了两种叙述声音,让它们共同推进小说情节的发展,这两种声音并不是沿着时间轨道前行,而是根据作家的精心安排,以主人公的生命期限为时间轴,在不同的时间点之间,看似无规则地跳跃。对读者而言,门槛在于,除了阅读,更需要对章节的重组和再创作,才能抵达小说本身和作者的真实意图。
记者出身的多米尼克·西戈,永远关注的是现实,但在写作手法上,她绝不把自己束缚在现实主义的笼子里。《沙漠之谜》里,努尔·阿尔-库图比半夜偷偷离家,跟踪丈夫来到沙漠,看到了孤独横尸沙漠的美国士兵,恐惧使得她产生了幻觉,“大地在抖动,她想喊,想叫,然而地狱的大门在她身后‘砰’的一声关上了。”作家笔下,这一刻生死被打通。努尔·阿尔-库图比听到那个躺在地上的人开口说话了:“请别害怕。”神奇的对话就此展开。
第二天午夜之后,努尔·阿尔-库图比带上其他三个女人,再次来到沙漠,再次和尸体展开交谈。这个已经死去的士兵和异族的女人们在半夜时分交谈,他诉说战争、倾吐死亡的秘密,滔滔不绝。当所有的诉说结束之后,他开始快速地腐烂。那似乎凝聚在他胸膛里的对生的眷恋对死的不甘,也终于在这时消散。
奇特的结构和对生死界限的突破,使得多米尼克·西戈的小说具有了某种神秘气息。有读者将《沙漠之谜》《蓝月亮》与法国作家梅里美的作品进行比较,认为它们都是具有浪漫主义和神秘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对多米尼克·西戈而言,她无意于制造神秘气息,她只是希望自己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着专属的独特声音。
“每本书都有它自己的声音,或者语言。我需要听到书自己的声音,书自己的语言。这需要很长时间,我一直在等待那个声音出现,那个对的声音。我希望当读者读这本书的时候,进入这本书的时候,能有一些东西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它要传达的意味。我和我的读者,我们彼此不认识,我独自写下这些文字,他们则独自阅读。这是两种互不相干的状态,我要把它们连接起来。所以,我必须创作出来那种能让读者听到的声音。”
3
在成为小说家之前,多米尼克·西戈当了十多年的独立记者,为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家的媒体撰稿。新闻因子流淌在她的血液里,也成为了她创作和行动的永远的诱因。
近年来,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她完成了长篇纪实作品《女孩的诅咒》,并于2019年9月出版。
脚步并没有停止。在多米尼克·西戈的努力下,目前在法国东北部一个名为南希的小城,已经建立了一座试验观测站,她希望这个观测站能够提供女孩被性侵的准确数据,并为那些受到伤害的女孩子切实地提供帮助。如果这个样本能成功,她将继续努力推广到其他地方。
寻找声音,传递声音。无论是通过小说,还是通过纪实作品,这一直是多米尼克·西戈要做的。
对话
“南京也是我心灵的城市”
读品:谈谈您对中国的看法?
多米尼克·西戈:我昨天抵达,这也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我很惊讶,地方很大,很现代化,很温馨。人很多,他们热情而温暖。印象不错。明天我想去看看秦淮河。我很高兴被邀请来参加扬子江作家周活动。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我觉得这是了解中国的非常好的方式。我从我的文学之地来,和中国的朋友分享它。我很高兴来到这里,南京现在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的“文学之都”,作为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南京也是我心灵的城市。
读品:《沙漠之谜》这部小说是怎么诞生的?
多米尼克·西戈: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我写下了《沙漠之谜》。1991年,我开始写作这本书。那时候,我是一位记者,在阿拉伯国家工作。那是一场糟糕的战争,它将会打破西方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一些东西。实际上,它的确打破了,我们现在已经陷入这些问题。作为记者,我当然无力阻止战争。我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我决定来写那部小说,来表达我的思考,用我的办法,让人们在一起。战争的双方是彼此对立的,但是作为人,我们不必有那种区分,我们应当在一起。我写了那本书,在我的书里,人们不会失去信心。
读品:有中国的读者认为您的《沙漠之谜》风格和梅里美的小说很像,您同意吗?
多米尼克·西戈:梅里美?我对此不予评论。
读品:最近有什么作品?
多米尼克·西戈:9月份刚刚出版了《女孩的诅咒》。对我来说,这本书很重要。据我所知,当女性说她被性侵时,人们往往会说,那不是真的,你在撒谎,你疯了。但是,那是真的。当然,还是有人不愿意相信。身为女孩,是非常危险的,她们可能会被强加各种形式的侵犯。有很多女孩,一生下来就被她们的母亲剥夺生命;也有很多女孩子,十二三就被迫结婚;还有女孩子,被人贩子拐卖,被迫作为生儿育女的工具。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针对女孩的暴力非常多。即使在法国和美国,这也是个大问题。
读品:《女孩的诅咒》有没有出中文版的计划?
多米尼克·西戈:如果有出版社乐意出版此书,我会非常高兴。我乐意再来中国,和读者分享。另外,很高兴《沙漠之谜》和《蓝月亮》能在中国出版。在法国,我读到过很多翻译的中国书籍,我的书来到中国,甚至那些我无以相像的中国读者在读我的书,我当然高兴。这是文学对我们的馈赠。
多米尼克·西戈
法国作家,法国作协图书奖获得者。曾行走于非洲与阿拉伯世界,担任独立战争记者。著有《沙漠之谜》《蓝月亮》《无故者》《阿尔及利亚散记》等,新近出版有全球首部关注针对女孩暴力的《女孩的诅咒》(The Curse of being a girl)一书,2019年获“图书与人权”奖。译林出版社2002年引进出版其《沙漠之谜·蓝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