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大江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精彩科普课,体验神奇的液氮和“膜”法
30名快报小记者走进南工大实验室
  小记者们在认真听讲座
  扫码看视频

  小小的鸡蛋膜里,居然也藏着大秘密?当气球碰上液氮,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11月16日,30名现代快报小记者走进南京工业大学,探秘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这里上了一节有趣生动的科学课,体验科学的奥秘,感受探索未知的神奇。

  知识:小小“膜”法,大大力量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留意过鸡蛋里也有一层膜,这层膜上有孔吗?”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测试中心主任王重庆副教授提问,小朋友们猜测纷纷。随后,王重庆解释,鸡蛋膜上的孔是用来给鸡宝宝呼吸的。如果把鸡蛋膜的原理应用到花盆上,就可以制造出会“呼吸”的花盆。带有小孔的膜,还可以应用于各种过滤器上,比如过滤水中杂质、净化有害气体、折射阳光的车窗膜等。

  王重庆还讲解了显微镜和量子的知识。孩子们踊跃发言,“电子显微镜就是用电的吗?”“苍蝇的眼睛居然长这样……”现场氛围十分热烈。王重庆说,借助高精度显微镜,人们可以看到微观世界,探索更多未知领域,从而服务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神奇:气球遇到液氮会有什么反应

  在实验室大厅,小朋友们围成一圈,等着老师做实验。老师先对液氮作了简单的讲解,“我们把空气中的氮气经过加压冷却之后,就变成了液态的氮。液氮的温度是-196℃,因此不能直接用手触碰,否则会造成冻伤。”

  液氮被存放在一个水壶中,壶的外围冒着雾气。老师在做好防护措施后,用坩埚钳将一片树叶放入水壶浸泡3-5秒后取出,孩子们惊讶地看到,树叶变得很脆,一碰就断,但是稍微让树叶在空气中放置一会,树叶又变回原先的弹性。

  老师又拿出一个明显大于烧杯的红色气球问,怎样才能让气球进入烧杯呢?有孩子抢答,“用液氮”。在液氮流向气球后,气球果然缩小被容纳进烧杯中。老师解释,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

  小记者:讲座很有趣,参加活动很开心

  做完实验,小记者们津津有味地参观实验室里陈列着各种模型的展厅。

  王重庆副教授介绍,科普讲座告诉孩子们科学就在你的身边,不是那么高大上的东西,从而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孩子们都很活跃,不管是哪个层级的小朋友,我觉得来体验体验对他们都有帮助。”孩子们怎样才能更好地接近科学呢?王重庆认为,多参加一些科普活动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南京书人实验学校的陶欣悦今年读二年级,她说,“今天的讲座和实验都很有趣,来参加活动很开心。我平时注意过鸡蛋有膜,但没有想过会有孔。” 她的妈妈说,家里人一直很关注孩子的科学素养,家里有很多科学方面的书,“虽然我们平时也给孩子讲些科学知识,但还是大学老师才能把深奥的知识讲得如此浅显易懂。”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于露/文 实习生 陈志豪/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